本项目拟开展纳米絮凝技术治理海洋有害生物入侵的机理研究。以亚洲海域的双鞭甲藻、生物孢子、贻贝卵、大肠杆菌为治理对象,以50-200nm的非水溶性淀粉为原料,经过表面分子改性,制备环境友好型纳米絮凝材料;并对该纳米材料的生物絮凝和杀灭效应进行机理性研究。包括微生物的纳米吸附微观特征研究、纳米物质对海洋微生物体表面细胞的损害作用、纳米絮凝后对微生物存活状况的扰动作用以及杀灭机理分析。该研究针对国内外极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基于一维TiO2纳米管阵列薄膜的β伏特效应研究
涡度相关技术及其在陆地生态系统通量研究中的应用
氟化铵对CoMoS /ZrO_2催化4-甲基酚加氢脱氧性能的影响
气载放射性碘采样测量方法研究进展
水氮耦合及种植密度对绿洲灌区玉米光合作用和干物质积累特征的调控效应
气体电离放电治理外来微生物入侵性传播研究
氮调控下自絮凝微藻的絮凝特性及其絮凝机理研究
生物复合絮凝剂吸附絮凝过程、形态及机理研究
网格絮凝去除黄河水中微污染物的絮凝效果及絮凝机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