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代谢组学方法研究艾灸生成物及其效应与安全性

基本信息
批准号:81102637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资助金额:24.00
负责人:周次利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上海中医药大学
批准年份:2011
结题年份:2014
起止时间:2012-01-01 - 2014-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陈汉平,王金海,廖文,洪珏,刘世敏,吴璐一,郭欣欣
关键词:
艾灸艾灸生成物安全性代谢组学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
结项摘要

艾灸产生的艾烟等艾灸生成物是否参与艾灸治疗疾病的作用环节,长期作用是否对机体健康产生影响,是制约灸法发展的重要因素,科学、系统地研究艾灸生成物的效应与安全性是当前亟需解决的课题之一。本课题在常规毒理学方法研究的基础上,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代谢组学方法,系统研究生理状态下艾及艾灸生成物对实验动物体内代谢的影响,描述代谢指纹谱图,应用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方法对代谢指纹图谱进行分析,筛选潜在有毒标志物和艾灸生成物毒性作用的靶器官,通过分析比较不同剂量艾及艾灸生成物对大鼠体内代谢物的影响差异,获取艾及艾灸生成物安全性剂量范围;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代谢组学方法,系统探索阐释病理状态下艾灸生成物对机体代谢的影响,描述代谢指纹谱图,并与生理状态下的代谢指纹图谱综合分析比较,筛选潜在差异生物标志物和差异效应靶器官,为科学、系统研究艾及艾灸生成物的效应与安全性提供关键数据。

项目摘要

艾灸产生的艾烟等艾灸生成物是否参与艾灸治疗疾病的作用环节,长期作用是否对机体健康产生影响,是制约灸法发展的重要因素,科学、系统地研究艾灸生成物的效应与安全性是当前亟需解决的课题之一。本课题在常规毒理学方法研究的基础上,结合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代谢组学方法,系统研究生理状态下艾及艾灸生成物对实验动物体内代谢的影响,结果显示:生理状态下艾灸生成物的半数效量为混合气(艾灸生成物):纯净气=0.83m3/h:2.0m3/h,不同浓度艾灸生成物干预后各组大鼠血液、尿液代谢物分离趋势不明显,其中,高剂量艾灸生成物组与正常对照组2组间代谢物分离较明显,差异代谢物参与脂类、蛋白质、糖代谢等相关代谢途径,部分大鼠肺泡隔增厚,中剂量艾灸生成物组、高剂量艾灸生成物组分别有1只大鼠肺部表面可见小的灰色或黑色斑点,心、肝、脾、肾、睾丸、脑光镜下组织形态无明显影响;海马光镜、电镜下均未见明显异常,各组大鼠心、肝、脾、肺、肾、睾丸、脑脏器系数,以及骨髓细胞微核率、精子畸形率、肺细胞细胞周期、细胞凋亡、海马凋亡细胞均无统计学差异。同时,以艾灸有效病症肠易激综合症为载体,系统探索阐释病理状态下艾灸生成物对机体代谢的影响,结果显示有烟温和灸可有效改善IBS模型大鼠轻、中、重强度CRD刺激AWR评分,无烟温和灸可有效改善轻、中强度CRD刺激AWR评分,艾灸生成物熏疗可有效改善轻强度CRD刺激AWR评分,正常组和模型组与各治疗组血液、尿液代谢物在PLS-DA数据模型下分离趋势良好,差异代谢物参与蛋白质、糖、脂类代谢等相关代谢途径。上述研究结果表明:艾灸过程中产生的艾烟等艾灸生成物的安全性与浓度相关,高浓度艾烟等艾灸生成物对肺、机体代谢具有一定影响,其影响具有可逆性;艾灸过程中产生的艾烟、光热等艾灸生成物均可通过改善内脏高敏感程度、机体蛋白质、糖、脂类代谢参与艾灸对IBS大鼠的治疗效应与作用机制。其中,对IBS内脏高敏感的改善程度,有烟温和灸优于无烟温和灸和艾烟熏疗,无烟温和灸优于艾烟熏疗;有烟温和灸、无烟温和灸、艾烟对IBS大鼠血液、尿液代谢组学的影响具有共性和差异。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论大数据环境对情报学发展的影响

论大数据环境对情报学发展的影响

DOI:
发表时间:2017
2

DeoR家族转录因子PsrB调控黏质沙雷氏菌合成灵菌红素

DeoR家族转录因子PsrB调控黏质沙雷氏菌合成灵菌红素

DOI:10.3969/j.issn.1673-1689.2021.10.004
发表时间:2021
3

气相色谱-质谱法分析柚木光辐射前后的抽提物成分

气相色谱-质谱法分析柚木光辐射前后的抽提物成分

DOI:10.14067/j.cnki.1673-923x.2018.02.019
发表时间:2018
4

温和条件下柱前标记-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法测定枸杞多糖中单糖组成

温和条件下柱前标记-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法测定枸杞多糖中单糖组成

DOI:10.3724/ SP.J.1123.2019.04013
发表时间:2019
5

针灸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研究进展

针灸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研究进展

DOI:
发表时间:2022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代谢组学方法的建立及其在新药安全性评价中的应用

批准号:30371705
批准年份:2003
负责人:彭双清
学科分类:H3512
资助金额:18.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2

基于代谢组学的转基因植物的安全性评价研究

批准号:21075122
批准年份:2010
负责人:赵春霞
学科分类:B0401
资助金额:35.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3

基于谱效学和代谢组学的朝鲜淫羊藿干燥机制研究

批准号:81673548
批准年份:2016
负责人:路金才
学科分类:H3201
资助金额:57.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4

基于代谢/蛋白质组学技术及组学间系统生物信息学交联分析探讨艾灸干预AS多靶点效应机制

批准号:81904274
批准年份:2019
负责人:徐骁
学科分类:H3117
资助金额:21.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