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来植物入侵威胁着生态环境和经济发展,筛选并丰富外来植物入侵风险评估指标,实现对外来入侵种的早期预警,意义重大。文献表明,DNA C-值小的植物可能具有更强的入侵性,申请者提出了"DNA C-值影响植物入侵能力"机理的假设,即DNAC-值会影响到染色体大小、细胞核大小和细胞大小,再影响到细胞分裂速率、幼苗相对生长速率、世代长短和种子大小,进而影响到植物的入侵能力。拟以我国境内若干重要的入侵种与近缘非入侵种为模式材料,测定其DNAC-值、细胞学和繁殖生物学等指标,统计分析各指标间的关系,以期验证关于"DNA C-值影响植物入侵性"机理的假设。同时结合文献和数据库检索,尽可能多地获得草本植物DNA C-值及其植物学、生态学、入侵能力等数据,通过统计检验,以期明确"DNA C-值影响植物入侵性"的适用范围和影响因素,提出DNAC-值在入侵风险评估中的应用方法,为外来入侵种的早期预警提供技术支撑。
外来植物入侵威胁着生态环境和经济发展,寻找外来植物入侵风险新的评估指标,实现对外来入侵种的早期预警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围绕DNA C-值与植物入侵性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开展了以下工作:(1)应用流式细胞术测定了112种草本植物的DNA C-值,以及我国主要农区稻田稗草属植物47个样品的DNA C-值;(2)统计了3290种草本植物入侵与非入侵性植物DNA C-值差异,以及DNA C-值在不同类群中的规律,发现DNA C-值小的植物倾向于具有更强的入侵性;(3)以豆科巢菜属五种植物为对象开展的研究表明,DNAC-值小的植物其染色体、细胞核、细胞大小也小,有丝分裂速率、幼苗生长速率高,种子产量也高,生活史短,因而具有更高的入侵性;(4)以1387种杂草为对象,计测了杂草分布范围和28个性状之间的关系;(5)提出将DNA C-值、染色体倍性等7个指标用于外来植物的入侵风险评估,并对上海地区54种外来植物的入侵风险进行了评估。 发表标注得到本项目资助的学术论文10篇;获得省部级科研成果一等奖1项,申请专利1项。本项工作,为外来植物的入侵风险评估提供了新的指标。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玉米叶向值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监管的非对称性、盈余管理模式选择与证监会执法效率?
Influencing factors of carbon emissions in transportation industry based on CD function and LMDI decomposition model: China as an example
硬件木马:关键问题研究进展及新动向
宁南山区植被恢复模式对土壤主要酶活性、微生物多样性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无形资产评估原理与方法研究
入侵植物黄顶菊DNA表观遗传多样性及其生态适应性的机理研究
入侵植物银胶菊的遗传结构与生态适应性
克隆整合对两种外来入侵植物入侵性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