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出了最新国际地球参考框架ITRF2008存在的问题,难以满足当前毫米级地球运动和形变监测的需要。本申请提出了构建非线性准毫米级地球参考框架的概念和理论,初步建立了包括各种观测技术的非线性地球参考框架综合解的观测方程和解算方法。综合利用国际地球参考框架ITRF2008和IGS、IVS、ILRS、GRACE的最新成果,以及有关的地球物理资料,初步实现一个包含较完整的基准站站坐标各类非线性运动的主要特征(即地壳形变、地心运动和地球整体高程涨落所引起周年运动)的非线性准毫米级地球参考框架,预期精度约为3毫米。开展GPS、VLBI、SLR、GRACE空间技术和地表地球物理资料的测地作用和结果的全面比对和评估。为建立和实现毫米级的地球参考框架,进行关键问题攻关和前瞻性研究。
地球及其周围环境的各种运动和变化的监测与研究,需在一个固连于地球的参考框架中来描述。目前ITRF框架的建立和维持均源于线性化的假设,难以满足当今毫米级地球动态变化监测的需要。. 本课题研究构建非线性地球参考框架的理论,非线性准毫米级地球参考框架综合解观测方程的建立,非线性准毫米级地球参考框架综合解观测方程的解算。. 课题收集了GPS、VLBI、SLR、DORIS的天解或周解数据,以及相关的归心测量成果等数据。推导了几种技术法方程叠加的公式,用于计算综合解,参数包含坐标、速度以及相关地球运动参数。研究和计算了SLR数据地心运动的时间序列和振幅特征,采用全球GNSS四年的数据建立了全球坐标框架,并将我陆态网的数据一起纳入计算,得到了全球速度场,和坐标残差序列,采用奇异谱分析法对坐标序列进行了谱分析研究。. 课题有9人参与研究,课题发表标注的论文22篇,其中SCI论文6篇,EI论文8篇,已经接受的论文四篇,培养博士研究生9名,硕士研究生4名,参加国际会议4次,国际合作1次。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粗颗粒土的静止土压力系数非线性分析与计算方法
基于ESO的DGVSCMG双框架伺服系统不匹配 扰动抑制
基于细粒度词表示的命名实体识别研究
天津市农民工职业性肌肉骨骼疾患的患病及影响因素分析
基于抚育间伐效应的红松人工林枝条密度模型
毫米级、非线性、自洽的地球参考架和地球定向参数的模型研究
相对论框架中的天文和地球参考系
低磁场准单模8mm波段GW级高功率毫米波源的研究
动态参考框架网格计算模型与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