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为我国重要的果树和资源植物,真菌病害对其危害日益严重,培育抗真菌病害的新品种是李树育种的一个重要目标。几丁质酶和β-1,3-葡聚糖酶能够降解真菌细胞壁的主要成分几丁质和β-1,3葡聚糖,从而有效地抑制病原真菌孢子的萌发和菌丝的生长;核糖体失活蛋白能特异地水解真菌核糖体RNA-3'端茎环结构,而导致核糖体失活不能与延长因子结合,进而抑制真菌蛋白的合成。本项目利用已获得的上述三个基因构建的六个不同组合的多基因表达载体,以农杆菌介导转化李优良品种,探讨各基因及其组合对李抗病性状的影响,探明不同功能类型的抗真菌基因及其组合的生物学整合效应及抗病机制,以期获得高抗病性的转基因李,并为培育广谱抗真菌病转基因果树新品种提供新的思路。另外,使用磷酸甘露糖异构酶(pmi)基因为筛选标记基因,使获得的转基因植物更具有安全性。该项目成功后将有助于加速我国李抗病新品种培育进程,具有较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农超对接模式中利益分配问题研究
基于细粒度词表示的命名实体识别研究
基于图卷积网络的归纳式微博谣言检测新方法
地震作用下岩羊村滑坡稳定性与失稳机制研究
多空间交互协同过滤推荐
甘蔗抗病转基因种质培育的研究
几丁质酶基因转化巴戟天培育抗病新种质
培育唐菖蒲抗病毒转基因植株的研究
橡胶树抗白粉病转基因新种质培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