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干扰对大兴安岭森林更新结构和地上生物量动态的影响

基本信息
批准号:31800395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资助金额:25.00
负责人:蔡文华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南宁师范大学
批准年份:2018
结题年份:2021
起止时间:2019-01-01 - 2021-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房磊,杨元征,白雄雄,王钰,冯春梅
关键词:
森林景观更新地上生物量林火干扰景观异质性
结项摘要

Fire disturbance is an important ecological process in regulating boreal forest’s structure and function; while the dynamics of tree recruitment structure (i.e. recruit density and species composition) in early post-fire stage (<30 yr)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shaping forest successional trajectory and ecosystem functions. In this study, we propose to use repeated field measurement to investigate the mechanisms of forest structure dynamics during early post-fire stage. The aim of this study is to assess the legacy effect of spatial heterogeneity of fire disturbance on ecosystem structure and function. This research will address the following three scientific questions: (1) how fire severity and topography affect the dynamics of tree recruitment? (2) Can habitat filtering and negative density dependence explain the landscape patterns of larch (Larix gmelinii) forest? (3) What i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cosystem structure and function (i.e. aboveground biomass)? This study will deepen our understanding on the relationship among disturbance pattern, ecosystem structure, and functions, and provide guidelines for post-fire ecosystem recovery and predicting future carbon cycling.

林火干扰是决定北方针叶林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的一个重要景观过程。研究火后演替初期(< 30年)更新苗树种组成和密度动态对精确预测北方针叶林的演替轨迹和生态系统功能有着深远的影响。本研究在前期调查工作的基础上,对先前调查样地进行野外重复采样,系统研究演替初期乔木更新苗动态演变机理,综合评估火干扰特征的空间异质性对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长期遗留效应。拟解决以下三个科学问题:(1)火烧烈度、地形等景观控制因素对乔木更新苗结构动态变化有何影响?(2)生境过滤和负密度制约是否适用于兴安落叶松林火后更新苗结构动态格局?(3)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如林分密度与地上生物量)的关系是什么?本研究从机理上解释干扰-格局-功能之间的关系,为火后生态系统恢复和精确预测北方林未来碳库动态提供实践支持。

项目摘要

在气候变化背景下,林火发生频率呈增加趋势,这势必将影响森林结构和功能动态。火干扰发生后的植被恢复动态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很难通过野外观测进行调查分析。但火后初期乔木更新苗树种组成和密度动态将在火间隔期内维持较长时间,早期更新格局可以帮助我们精确预测未来森林演替轨迹和生态系统功能动态。我们选取大兴安岭火烧迹地为研究对象,采用野外调查及遥感手段分析林火对土壤与立地环境及森林更新动态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火后土壤有效氮、磷含量相对于未火烧区呈现增加趋势,且该增加趋势在火后初期将持续较长时间;相较于未火烧区,火烧迹地土壤有效氮空间变异性增大,这将影响更新苗的定植空间分布,进而影响森林结构与功能;火后植被恢复的遥感监测结果显示,植被恢复速率存在较大空间差异,高强度林火干扰所造成的种源缺失是限制植被恢复的重要因素;林火所造成的的初期森林更新苗差异将影响森林碳储量动态,生态系统地上碳库需要约120年才能恢复到火前水平。在气候变暖背景下,频繁的火烧将改变森林结构和功能,降低森林的恢复弹性。本研究能为火后生态系统恢复和管理提供理论支持。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疏勒河源高寒草甸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变化特征

疏勒河源高寒草甸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变化特征

DOI:10.5846/stxb201912262800
发表时间:2020
2

基于ESO的DGVSCMG双框架伺服系统不匹配 扰动抑制

基于ESO的DGVSCMG双框架伺服系统不匹配 扰动抑制

DOI:
发表时间:2018
3

不确定失效阈值影响下考虑设备剩余寿命预测信息的最优替换策略

不确定失效阈值影响下考虑设备剩余寿命预测信息的最优替换策略

DOI:10.11887/j.cn.202101019
发表时间:2021
4

精子相关抗原 6 基因以非 P53 依赖方式促进 TRAIL 诱导的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细胞凋亡

精子相关抗原 6 基因以非 P53 依赖方式促进 TRAIL 诱导的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细胞凋亡

DOI:
发表时间:2018
5

基于时空注意力机制的目标跟踪算法

基于时空注意力机制的目标跟踪算法

DOI:10.11896/jsjkx.200800164
发表时间:2021

蔡文华的其他基金

批准号:51508491
批准年份:2015
资助金额:20.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大兴安岭森林树种组成和地上生物量动态及其与气候和干扰的关系

批准号:31901155
批准年份:2019
负责人:张庆龙
学科分类:C0307
资助金额:25.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2

大兴安岭林火干扰对森林更新和演替初期NPP的影响

批准号:31100345
批准年份:2011
负责人:刘志华
学科分类:C0307
资助金额:25.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3

大兴安岭林火干扰对森林地上碳储量的影响

批准号:31200362
批准年份:2012
负责人:吴志伟
学科分类:C0307
资助金额:25.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4

生物因子和非生物因子对阔叶红松林地上生物量动态变化的影响

批准号:31901299
批准年份:2019
负责人:蔡慧颖
学科分类:C1607
资助金额:25.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