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症是介导肿瘤发生发展的关键,肺癌是典型的炎症相关肿瘤。IL-17作为核心的炎症因子,通过促炎途径而发挥促瘤效应;VEGF作为另一种重要的炎症因子,则通过介导新生血管生成而促进肿瘤生长。但IL-17和VEGF是否存在某种关联,协同促进肺癌的发生发展尚待阐明。我们前期研究发现VEGF与人NSCLC的微转移和预后明显有关;给予IL-17刺激后,人NSCLC细胞株表达VEGF增加。基于此,本项目提出科学假设:IL-17通过刺激VEGF表达而产生促瘤效应。并拟进行如下研究:⑴炎症刺激是否可以促进NSCLC表达IL-17R以增加对IL-17的反应;⑵IL-17上调NSCLC表达VEGF的分子机制;⑶建立人肺癌裸鼠模型,探讨IL-17与VEGF促进NSCLC生长的效应及机制。本研究项目的意义在于:进一步明确炎症介导肿瘤发生发展的机理,拓宽对肺癌发病机制的认识,为开发肺癌靶向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实验依据。
炎症和血管生成是肿瘤的2个重要标志。IL-17,是最重要的炎症因子之一,参与多种类型肿瘤的进展。VEGF是血管新生中最强的因子之一,参与肿瘤血管生成、转移等过程。我们项目组探讨IL-17上调非小细胞肺癌表达VEGF及其产生促瘤效应的机制研究。首先,我们发现炎症因子IL-6、IL-8、IL-1β、TNF-α上调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细胞株A549和H460表达IL-17RA,LPS促进A549细胞IL-17RA的表达而抑制H460细胞IL-17RA的表达;其次,我们发现IL-17上调体外培养的A549和H460表达VEGF,进一步发现IL-17可以激活A549和H460细胞中NF-κB、AKT及STAT1等信号转导蛋白,在此基础上发现STAT1抑制剂显著抑制IL-17上调A549和H460细胞VEGF的表达;再次,我们在裸鼠动物模型上验证IL-17的促瘤效应及机制,发现A549-IL-17与A549-NEO组细胞接种裸鼠后相比,成瘤时间短,生长较快,肿瘤组织内新生血管丰富;最后,我们课题组还就课题有关内容和发现进行了延伸研究:发现IL-17在人NSCLC组织中的肺癌细胞上高表达且IL-17高表达与NSCLC患者临床病理特征中的吸烟和TNM及临床分期密切相关。在体外NSCLC细胞水平(A549和H460细胞)上,我们也进一步证实了NSCLC细胞表达IL-17及其转录因子RORC2。我们发现IL-17RA在人肺癌组织中高表达,且IL-17RA高表达与炎症因子 IL-1β、IL-8、IL-6、TNF-α的表达相关相关。此外,我们还发现VEGF促进Lewis肺癌细胞表达COX-2和金属蛋白酶的表达。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基于SSVEP 直接脑控机器人方向和速度研究
视网膜母细胞瘤的治疗研究进展
当归补血汤促进异体移植的肌卫星细胞存活
TGF-β1-Smad2/3信号转导通路在百草枯中毒致肺纤维化中的作用
Wnt 信号通路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研究进展
ILT4在非小细胞肺癌细胞中表达的作用及其上调VEGF-C表达的分子机制
FOXC1在非小细胞肺癌血管生成中的作用及其上调VEGF-A表达的分子机制
微波消融经INF-γ介导非小细胞肺癌PD-L1表达上调的分子机制研究
X线上调非小细胞肺癌细胞中Axin表达并增加肿瘤放疗敏感性机制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