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is proposal follows hot debates on the current China’s most focus issues, and endeavors to extend existing models in literature by combining macro with micro discussions together with theoretical and empirical analysis. It constructs an inter-temporal optimization computable general equilibrium model (IGEM) as well as structural micro-simulation models, and combines them to derive an integrated model. Based on this, it then estimates effects of energy price, ICT investment and technological progress on growth of China’s low-carbon economy. This project mainly includes the following three parts. First, it analyzes effects of energy price fluctuations, ICT investment and technological progress on changes of industrial sectors, households’ welfare and the whole economy in China at the steady-state. Second, it dynamically evaluates effects of the aforementioned factors on changes of industrial sectors, households’ welfare and the whole China across various steady-states. Third, it compares effects of such factors on China’s low-carbon economy and the Chinese’ welfare under alternative policy scenarios both at the steady-state and transitional paths across different steady-states. It then suggests the best growth path of China’s low-carbon economy and accordingly provides policy implications. The project expects its results will benefit climate policy implementations in China.
立足现实重大问题,针对已有研究不足,本着宏观与微观、理论与经验相结合的原则,本项目构建跨时优化一般均衡模型(IGEM)、微观模拟模型并使二者相联结。在此基础上,系统地研究了能源价格波动、ICT投资、R&D投资和技术进步对低碳经济增长的影响。主要研究内容包括:第一,从宏观、行业和微观三个层面研究经济增长达到稳态时,能源价格波动、ICT投资、R&D投资和技术进步对宏观经济、产业部门和家户福利的影响;第二,从宏观、行业和微观三个层面研究转移动态增长路径下,能源价格波动、ICT投资、R&D投资和技术进步对宏观经济、产业部门及家户福利的动态影响;第三,从宏观、行业和微观三个层面,研究稳态经济增长和转移动态路径下,不同的政策方案对我国宏观经济、产业部门低碳经济增长和家户福利的影响,评估政策实施的成本大小,选择最优的低碳经济增长路径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本项目成果对研究我国低碳经济增长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能源价格波动、信息化投资和技术进步对我国低碳经济增长有重要的影响。本项目首先梳理相关文献,整理构建模型需要的相关数据,进行加工并建立数据库。这包括在原有1981-2005年投入产出使用表序列的基础上,利用国家统计局的2012年和2015年的投入产出使用表,根据中国的KLEM核算框架,构建了1981-2012年的中国KLEMS数据集,这包括1981-2012年33部门连续的投入产出使用表,1981-2012年的33部门资本存量数据以及相应的资本租赁价格数据,1981-2012年的33部门劳动投入数据以及相应的劳动价格数据,1981-2012年33部门的部门能源投入数据、相应的部门能源价格数据以及1981-2012年33部门的部门材料投入数据、相应的部门材料价格数据等。在此基础上,建立了33部门的生产计量模型,利用卡尔曼滤波估计方法深入研究了技术进步,经济结构变迁等对中国能源强度的影响;利用微观模拟方法研究了开放条件下中国个人所得税改革对中国居民收入的再分配影响。并利用ICT数据初步建立了中国IGEM模型。通过研究发现:(1)中国各行业的能源强度受到要素价格和有偏技术的综合影响。(2)不断上涨的能源价格有助于减少某些部门的能源投入和强度。(3)有偏技术进步对煤矿等部门的节能有重要影响。本研究在产业层面上深入研究了各类要素价格变化以及有偏技术进步对能源强度的影响机制。研究结果可以为相关部门科学决策提供重要参考。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演化经济地理学视角下的产业结构演替与分叉研究评述
涡度相关技术及其在陆地生态系统通量研究中的应用
粗颗粒土的静止土压力系数非线性分析与计算方法
黄河流域水资源利用时空演变特征及驱动要素
硬件木马:关键问题研究进展及新动向
金融市场有限理性对经济波动和经济增长影响的微观机理研究
低碳背景下我国能源开发利用及经济增长:理论模型与政策
基于低碳经济的能源价格体系动态优化理论与实证研究
基于内生技术变化混合模型的我国低碳发展经济影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