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液滴在振动表面的运动及其内部流动机制的研究

基本信息
批准号:2117627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资助金额:60.00
负责人:董立春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重庆大学
批准年份:2011
结题年份:2015
起止时间:2012-01-01 - 2015-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谭世语,郑晓斌,陈泥程,张涛,张雅峥
关键词:
微流控芯片液滴内部流动液滴运动动态接触角微液滴
结项摘要

用振动操控微液滴在固体表面运动具有速度快、方向可控等优点,因而在间歇式微流控芯片领域有广阔的应用前景。而目前的文献对振动液滴运动机制的研究还不够深入,尤其是对液滴内部流体流动和动量传递的信息还所知甚少。本项目以在横向振动固体表面的微升级液滴为研究对象,结合实验和计算流体力学方法考察微液滴的内部流动机制,揭示液滴的界面变形、动态接触角变化、接触线滑移等宏观行为与其内部微尺度流动和动量传递机制的关联,以明确液滴在振动表面的运动机制,建立适用的理论模型指导微流控芯片的设计。同时考察振动激发的液滴内部流动对其所含固体颗粒分布的影响。

项目摘要

用振动操控微液滴在固体表面运动具有速度快、方向可控等优点,液滴运动的速度、方向和距离可以通过调节振动的频率、振幅和持续时间来控制,此外,振动还可激发液滴内流体的流动,强化液滴内的传热和传质,加速液滴内的热量和物料平衡,因而在间歇式微流控芯片领域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项目结合实验和计算流体力学方法考察了微液滴的内部流动机制,表明在所有的振动频率下,液滴内部的主体流动均为液滴从中间向下流,从两侧向上流,形成两个较强的向上流动回路,但在不同的共振模式下的流动模式有所区别,会在两侧形成不同的小漩涡。通过实验得出随着振幅的增大,液滴主体流动的流速逐渐增大,与振幅呈近似性关系,而流速与频率的关系还有待进一步明确。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涡度相关技术及其在陆地生态系统通量研究中的应用

涡度相关技术及其在陆地生态系统通量研究中的应用

DOI:10.17521/cjpe.2019.0351
发表时间:2020
2

基于SSVEP 直接脑控机器人方向和速度研究

基于SSVEP 直接脑控机器人方向和速度研究

DOI:10.16383/j.aas.2016.c150880
发表时间:2016
3

温和条件下柱前标记-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法测定枸杞多糖中单糖组成

温和条件下柱前标记-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法测定枸杞多糖中单糖组成

DOI:10.3724/ SP.J.1123.2019.04013
发表时间:2019
4

内点最大化与冗余点控制的小型无人机遥感图像配准

内点最大化与冗余点控制的小型无人机遥感图像配准

DOI:10.11834/jrs.20209060
发表时间:2020
5

针灸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研究进展

针灸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研究进展

DOI:
发表时间:2022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微米液滴冲击微纳米结构表面的流动与传热机理研究

批准号:51406100
批准年份:2014
负责人:张震
学科分类:E0603
资助金额:25.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2

黏性液滴冲击散粒体壁面的运动机理研究

批准号:51079095
批准年份:2010
负责人:李大鸣
学科分类:E0903
资助金额:38.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3

液滴型微PCR芯片中的流动与传热及其优化

批准号:50576039
批准年份:2005
负责人:李志信
学科分类:E0603
资助金额:28.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4

离散微液滴在导电非均匀润湿性表面的热物理特性研究

批准号:51003125
批准年份:2010
负责人:蒋翔
学科分类:E0603
资助金额:10.00
项目类别:专项基金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