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暴期间电离层扩展F的观测特征和演化过程一直是电离层不规则体研究的重要方面。本项目拟使用海南站DPS-4电离层数字测高仪从2002年到2009年的大量观测数据,把扩展F分为四种类型进行分析研究:包括不同地磁活动条件下低纬(海南)地区不同类型扩展F随地方时、季节和年际的变化特性;磁暴期间不同类型扩展F现象随地方时分布和变化特性,磁暴不同相位期间不同类型扩展F的发生和发展变化,磁暴对不同类型扩展F现象的抑制或促发作用;并与其他国家低纬观测台站的观测分析结果进行对比,再结合理论分析,探讨低纬电离层扩展F分布的区域性特征和磁暴期间电离层扩展F的影响因素。本项目的创新之处在于把电离层扩展F分为四种类型来研究扩展F对磁暴的响应特性。本项研究对于认识低纬电离层各类型扩展F的发生发展的物理过程研究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同时对于电离层不规则体的天气预报模式研究也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
电离层扩展F的观测特征和演化过程一直是电离层不规则体研究的重要方面。本项目主要使用子午工程海南站DPS-4电离层数字测高仪大量观测数据,把扩展F分为频率型、区域型、混合型和强区域型等四种类型进行分析研究,主要结果为:(1)给出了在不同地磁活动条件下低纬(海南)地区不同类型扩展F随地方时、季节和年际的变化特性,其中强区域型扩展F主要出现在太阳活动高年的分季,并且其地方时峰值主要出现在午夜前;(2)给出了磁暴及不同相位期间不同类型扩展F的发生和发展变化,发现磁暴总体上以抑制扩展F为主,磁暴初相期间的扩展F发生率高于主相和恢复相期间的发生率,这主要是缘于初相期间暴时快速渗透电场对扩展F的促发作用;(3)结合海南站闪烁监测结果,分析了不同类型扩展F与闪烁的关系,指出强区域扩展F与闪烁有着非常高的相关关系,它们可能与赤道等离子体泡有着密切的关系;(4)对高低纬度不同观测站的暴时扩展F进行了事件研究,发现电离层扰动从高纬向低纬传播,并且该扰动还造成了高低纬扩展F发生。此外,还对海南地区电离层偶发E层的潮汐波动和F2层底部厚度模型参数等进行了分析研究。本项研究结果对于认识低纬电离层各类型扩展F的发生发展的物理过程研究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同时对于电离层不规则体的天气预报模式研究也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正交异性钢桥面板纵肋-面板疲劳开裂的CFRP加固研究
低轨卫星通信信道分配策略
吉林四平、榆树台地电场与长春台地磁场、分量应变的变化分析
资源型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对水资源利用效率影响的实证分析—来自中国10个资源型省份的经验证据
三级硅基填料的构筑及其对牙科复合树脂性能的影响
基于子午工程探测数据的低纬地区电离层扩展F特性及其物理机制研究
磁暴期间环电流-高纬电离层耦合研究
磁暴期间中低纬度地区电离层扰动特性的层析成像研究
磁暴期间我国低纬度地区电离层闪烁形态与机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