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脉粥样硬化(AS)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疾病。Salusins是2003年新发现的内源性血管活性肽,文献报道和我们前期研究显示Salusins参与了AS的形成,但其在AS形成中的确切作用尚缺乏整体水平的研究数据。我们在前期研究和预实验中发现Salusins在AS血管内皮损伤处表达显著增强,并且Salusin-β能促进体外培养的内皮细胞分泌促炎细胞因子TNF-α和IL-6,而内皮损伤在引发和扩大AS炎症反应中发挥关键作用,因此,Salusins很可能通过影响血管内皮炎症反应参与了AS的形成。本项目拟在整体水平研究Salusins对LDLR-/-小鼠AS形成和血管内皮炎症反应的影响;并进一步在体外水平评价NF-κB、MAPK和JAK/STAT三条信号转导通路在Salusins影响内皮细胞炎症反应中的机制。该项目对进一步探讨AS的发病机制、寻找AS药物和基因防治的新靶点具有重要的理论和临床指导意义。
Salusins是2003年新发现的一种内源性的心血管活性肽,包括Salusin-α和Salusin-β。文献报道和我们前期研究均显示,Salusins参与了动脉粥样硬化(AS)的发生发展,但其作用机制仍需进一步阐明。鉴于AS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疾病,而内皮损伤是AS炎症反应的始动因素,因此,本项目我们观察了Salusins对AS血管内皮炎症反应的影响,并进一步探讨了其作用机制。整体实验结果显示,慢性持续性给予Salusin-α可明显改善ApoE-/-小鼠血管壁AS损害,但对血管壁炎症无明显影响,其抗AS机制可能与Salusin-α升高HDL-C水平有关;而长期给予Salusin-β则明显加重ApoE-/-小鼠血管壁AS损害,其机制可能与Salusin-β促进I-κBα降解,活化NF-κB,从而促进血管壁炎症因子的表达和分泌有关。体外研究进一步证实,Salusin-α对LPS诱导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促炎细胞因子的表达和分泌无明显影响,而Salusin-β则可以促进HUVEC表达和分泌炎症因子,其机制至少可能与其激活p38MAPK/NF-κB通路和JNK/NF-κB通路有关。该研究为Salusins在AS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提供了一个新的作用机制,并且为AS的防治提供了新的作用靶点。. 本项目顺利完成,基本达到预期目标,已发表SCI收录论文1篇,并有部分结果正在投递和整理中。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TGF-β1-Smad2/3信号转导通路在百草枯中毒致肺纤维化中的作用
当归红芪超滤物对阿霉素致心力衰竭大鼠炎症因子及PI3K、Akt蛋白的影响
自组装短肽SciobioⅡ对关节软骨损伤修复过程的探究
基于GEO数据库呼吸机相关性肺损伤小鼠基因芯片数据的生物信息学分析及关键基因验证
RELMɑ / FIZZ1信号通路对载脂蛋白E基因敲除小鼠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内血管新生的影响
高血压状态下新的心血管活性肽salusins的中枢心血管效应机制研究
血管活性肠肽(VIP)对脑微血管内皮细胞影响的研究
新的血管活性肽salusinβ对血管平滑肌细胞PPARγ表达的影响及调控机制研究
TRIM65介导的血管内皮细胞VCAM-1转录后修饰对血管炎症及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及其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