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颈长尾雉Syrmaticus humiae的扩散格局和生境选择研究

基本信息
批准号:31160426
项目类别: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资助金额:48.00
负责人:庾太林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广西师范大学
批准年份:2011
结题年份:2015
起止时间:2012-01-01 - 2015-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李汉华,张新民,韩增超,张良建
关键词:
生境选择迁移保护黑颈长尾雉
结项摘要

黑颈长尾雉(Syrmaticus humiae)为国家Ⅰ级保护雉类,IUCN的保护级别为易危,并被列入CITES附录Ⅰ中,种群数量稀少。弄清动物的迁移扩散格局和生境选择,是对濒危动物实施有效保护的先决条件。受栖息地破碎、栖息环境恶化以及人为捕捉等影响,黑颈长尾雉种群数量急剧下降,已到濒临灭绝的边缘,但对黑颈长尾雉的生态和保护生物学研究还很匮乏。通过对广西百色老区岑王老山自然保护区黑颈长尾雉的扩散格局及生境选择的研究,弄清黑颈长尾雉的扩散规律和机制,探讨生境破碎化、生境改变对黑颈长尾雉扩散及种群生存的影响,确定黑颈长尾雉的适宜生境以及影响生境利用的主要生态因子,为保护该珍稀物种提供科学依据。

项目摘要

黑颈长尾雉Syrmaticus humiae为国家Ⅰ级保护雉类。濒危野生动物的“再引入”或“回归”是野生动物种群恢复的一条十分有效的途径。由于原有种群的散失,我们在广西百色岑王老山保护区进行了黑颈长尾雉“回归”自然试验,先后放归人工饲养的黑颈长尾雉398只,并对其在自然状态下的繁殖、扩散、栖息地的选择和利用、种群的恢复进行了跟踪监测和深入的研究。掌握了黑颈长尾雉的繁殖及行为;育雏地的选择;夜栖地选择;扩散的方式、方向、距离、速度和面积;黑颈长尾雉有明显的集群倾向,在不同的时期集群的倾向不同,而且在不同生境中的集群数目和对于生境的利用没有明显的差异,但对不同生境的选择有一定的偏好;确定了黑颈长尾雉的适宜生境以及影响栖息地利用的主要生态因子,为保护该珍稀物种提供科学依据。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监管的非对称性、盈余管理模式选择与证监会执法效率?

监管的非对称性、盈余管理模式选择与证监会执法效率?

DOI:
发表时间:2016
2

适用于带中段并联电抗器的电缆线路的参数识别纵联保护新原理

适用于带中段并联电抗器的电缆线路的参数识别纵联保护新原理

DOI:10.19783/j.cnki.pspc.200521
发表时间:2021
3

平行图像:图像生成的一个新型理论框架

平行图像:图像生成的一个新型理论框架

DOI:10.16451/j.cnki.issn1003-6059.201707001
发表时间:2017
4

污染土壤高压旋喷修复药剂迁移透明土试验及数值模拟

污染土壤高压旋喷修复药剂迁移透明土试验及数值模拟

DOI:10.11908/j.issn.0253-374x.19265
发表时间:2020
5

住区生物滞留设施土壤生境与种植策略研究

住区生物滞留设施土壤生境与种植策略研究

DOI:
发表时间:2021

庾太林的其他基金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片断化生境里黑颈长尾雉栖息地选择研究

批准号:31000965
批准年份:2010
负责人:蒋爱伍
学科分类:C0405
资助金额:19.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2

长尾雉(Syrmaticus)的细胞分子生态学研究研究

批准号:30270205
批准年份:2002
负责人:张正旺
学科分类:C0404
资助金额:26.5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3

白冠长尾雉Syrmaticus reevesii的婚配制度研究

批准号:30570234
批准年份:2005
负责人:张正旺
学科分类:C0403
资助金额:27.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4

瑶山鳄蜥的扩散格局和生境选择研究

批准号:30760039
批准年份:2007
负责人:武正军
学科分类:C0405
资助金额:19.00
项目类别:地区科学基金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