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课题在已具有的正品大黄多基源品种的资源学、天然药物化学和药效学等方面的研究基础上,进一步采用本草考证、生药学、中药资源学、中药化学、质量分析、药理学、分子生物学、植物化学分类学、药用植物亲缘学和数理统计学等多学科研究技术,通过化学组分分离、定性定量分析、药效毒性跟踪、主要活性成分的结构鉴定和效/毒与成分的相关性分析,阐明正品大黄多基源药材之间化学成分、药效、毒性、生物遗传和亲缘关系各方面的异同,建立全面且合理的正品大黄多基源药材质量评价体系;同时据此进行正品大黄多基源药材优良种质资源及种源的研究与遴选,为正品大黄多基源药材和相关制剂的质量控制、基于正品大黄多基源药材的创新药物研制以及高效低毒的正品大黄多基源药材的人工栽培奠定科学基础。
本项目为一年期小额资助项目,通过一年的研究工作,已基本完成项目计划内容。研究结果包括七方面内容:1. 液质联用技术在药用植物化学成分及其代谢产物分析方面的应用;2. 大黄属植物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的研究概况;3. 唐古特大黄和药用大黄化学成分研究;4. 唐古特大黄和药用大黄中部分化合物的生物活性研究;5. 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四极杆飞行时间串联质谱分析三种正品大黄化学成分;6. 不同基源正品大黄中13个化学成分的含量测定;7. 不同基源正品大黄的HPLC指纹图谱研究。.在第一方面,概括了近五年来(2007-2012)液质联用技术在药用植物化学成分及其代谢产物定性和定量分析方面的研究进展。.在第二方面,概括了近几十年来大黄属植物化学成分、药理活性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在第三方面,对唐古特大黄和药用大黄的化学成分进行了系统分离和鉴定,从唐古特大黄分离并鉴定了36个化合物,其中2个为新化合物,9个为首次从该种中分离得到,12个为首次从大黄属中分离得到;从药用大黄分离并鉴定了20个化合物,其中1个为新天然产物,9个为首次从该种中分离得到,5个为首次从大黄属中分离得到。.在第四方面,采用MTT法对萘醌类和环戊烯酮类化合物进行了细胞毒活性研究。.在第五方面,应用超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四极杆飞行时间串联质谱对三种正品大黄中的化学成分进行了快速识别分析,并依据保留时间、精确分子量和二级质谱碎片以及标准品对照、文献报道数据对比等方法,从唐古特大黄中鉴定了53个化合物,其中16个为首次从该种中发现,9个为首次从大黄属中发现。从药用大黄中鉴定了45个化合物,其中26个为首次从该种中发现,10个为首次从大黄属中发现;从掌叶大黄中鉴定了48个化合物,其中28个为首次从该种中发现,6个为首次从大黄属中发现。.在第六方面,建立了HPLC-DAD法同时测定大黄药材中的六类13种化学成分的定量分析方法,所建方法重复性、精密度和稳定性良好。.在第七方面,利用《国家药典委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软件A版》,建立了我国三种正品大黄的对照指纹图谱:唐古特大黄对照指纹图谱、掌叶大黄对照指纹图谱和药用大黄对照指纹图谱。相同基源正品大黄间HPLC色谱图谱相似,不同基源间HPLC色谱图差异显著。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基于多模态信息特征融合的犯罪预测算法研究
基于公众情感倾向的主题公园评价研究——以哈尔滨市伏尔加庄园为例
肉苁蓉种子质量评价及药材初加工研究
惯性约束聚变内爆中基于多块结构网格的高效辐射扩散并行算法
中外学术论文与期刊的宏观差距分析及改进建议
雷公藤高效低毒药材质量评价体系的建立和优良种质遴选
夏枯草资源分布特征、优良种质及其药材质量评价研究
中药材石斛类DNA序列数据库及质量评价体系的建立
江西二种道地药材优良品种种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