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证明VE161小麦具有强烈促进部分同源染色体配对的作用。其特点是自交或保持时,促配能力较低,而当与其他小麦品种杂交时,则强烈促进部分同源染色体配对。其作用是由外源E染色体引起的,表现显性或显性上位遗传;利用原位杂交,重双端体分析和RFLP检测技术,证明添入VE161小麦的外源染色体为4E,被代换的小麦染色体为4B;促进部分同源配对的机制,除了E染色体的作用外,小麦部分同源染色体之间的易位,也是重要原因之一。通过回交置换,已将4种小麦品种转育成了VE代换系或附加系;还将异源八倍体小麦、普通小麦和VE140小麦细胞核转入长穗偃麦草细胞质,获得了3种可正常生长发育的E质核质杂种。为深入研究和利用奠定了基础。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青藏高原--现代生物多样性形成的演化枢纽
甘肃、青海地区小麦条锈菌监测及群体遗传多样性分析
优质高产强筋冬小麦新品种-金石农1号
离体穗培养条件下C、N供给对小麦穗粒数、粒重及蛋白质含量的影响
不同初始虫口密度赤拟谷盗成虫危害对小麦粉挥发性物质的影响研究
部分同源染色体配对促进基因ph-KL的分子标记与验证
小麦耐盐关键基因HKT1;5的不同染色体上部分同源基因的进化研究
稻属一对部分同源染色体间的非正常遗传重组研究
小麦温敏核不育基因的分子标记和染色体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