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历史资料分析和个例诊断相结合的方法,揭示了冬季黑潮和湾流海洋异常加热对后期夏季北半球大气环流型的影响。结果指出,冬季东亚和北美冷空气都很强、黑潮和湾流海域海洋对大气异常多加热时,夏季西太副高、乌山和鄂海阻高均趋减弱,西太副高位置偏东,欧亚中高纬环流平直,冷空气较弱,形成长江中下游偏旱的环流型。反之,夏季西太副高、乌山和鄂海阻高均趋加强,西太副高位置偏西,欧亚中高纬环流经向度加大,冷空气活跃,形成长江中下游汛期偏涝的环流场。结果还指出,中纬度海气相互作用的强信号是冷空气强度。本研究成果对丰富海气相互作用理论和开拓中纬度海气相互作用研究新领域有重要科学意义,对我国短气候预测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基于LASSO-SVMR模型城市生活需水量的预测
基于多模态信息特征融合的犯罪预测算法研究
多源数据驱动CNN-GRU模型的公交客流量分类预测
时间序列分析与机器学习方法在预测肺结核发病趋势中的应用
不确定失效阈值影响下考虑设备剩余寿命预测信息的最优替换策略
中纬度北太平洋海洋锋区变异对大气环流的影响
中国旱涝与大气环流(扰动)频谱带的异常
北极大气环流异常对我国气候变化的影响
南北半球大气环流相互作用与我国旱涝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