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研究合成并表征了一系列大环及笼形希夫碱和穴醚类新配体L(1)-L(7)及其与稀土元素的配合物,其中部分配体与Sm,Eu,Tb,Dy的配合物在紫外光激发下产生稀土离子的特征荧光,其中L(4)与Tb(3+),Dy(3+)配合物荧光谱线中Tb(3+)的(5)D4-(7)Fe(490nm)和Dy(3+)的(4)F9/2-(6)H15/2(480nm谱线强度分别比相应离子的最强谱线545nm和575nm高出许多倍,这种现象在文献中尚属少见,对进一步研究构效关系,寻求新的荧光材料提供了重要信息,研究结果还表明配合物的组成,性质与离子半径和配体结构有密切关系,对深入研究配体三重态与稀土离子共振能级的能量匹配规律,配体腔径与离子半径的匹配及对金属离子的识别和分子内能量传递效率的影响有重要科学意义和潜在的应用价值。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祁连山天涝池流域不同植被群落枯落物持水能力及时间动态变化
气相色谱-质谱法分析柚木光辐射前后的抽提物成分
青藏高原狮泉河-拉果错-永珠-嘉黎蛇绿混杂岩带时空结构与构造演化
惯性约束聚变内爆中基于多块结构网格的高效辐射扩散并行算法
结核性胸膜炎分子及生化免疫学诊断研究进展
近红外超分子荧光探针
灵敏检测水中氟离子的含硼荧光探针分子的设计合成与应用
"Turn-on"型次磺酸荧光探针的设计与合成
基于血吸虫防治活性的小分子荧光探针的设计与合成及其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