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透明复合材料的多效应高温耦合传热特性

基本信息
批准号:51176038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资助金额:62.00
负责人:夏新林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哈尔滨工业大学
批准年份:2011
结题年份:2015
起止时间:2012-01-01 - 2015-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李东辉,孙创,艾青,戴贵龙,沈淳,韩亚芬,张顺德,刘华
关键词:
半透明介质复合材料高温耦合传热多效应。
结项摘要

针对太阳能高温利用、飞行器热防护、高能武器防护、功能材料热加工、材料高温热物性测量等工程和技术领域中广泛存在的光学窗口、陶瓷及耐热涂层、纳米隔热材料等半透明复合材料,研究材料内导热与辐射高温耦合传热的多效应机制和特性。包括:两种传热方式耦合过程中的传播速度效应、非均相材料内固-固、固-气导热耦合的微尺度效应、界面效应,以及传热方式之间耦合、相间热耦合的时频特性。通过研究,深入认识此类材料耦合传热的多效应作用机制,掌握耦合特性的频域分析新方法,促进高温耦合传热理论发展。为新材料细观结构设计、高温应用中的热流与温度场控制、材料高温热物性测量等技术的创新发展提供科学理论基础。

项目摘要

在太阳能高温热利用、高速飞行器热防护、热能动力、高温功能材料开发等技术领域,半透明材料及其复合结构的应用日益广泛,如太阳能高温光学窗口、高温陶瓷吸热单元、纳米隔热材料、耐高温涂层等。工程应用中,这些材料往往需要承受高温热过程,其热量输运机制和特性非常复杂,包含多种效应的耦合作用。因此,分析认识半透明复合材料的高温耦合传热特性、揭示其多效应耦合机理,不仅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而且可为新材料设计与相关技术领域的应用提供必要的热学理论基础,对促进技术发展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本项目以认识半透明材料及复合结构的高温传热机理和特性为主要目标,通过理论建模、数值模拟与基础热物性实验测量相结合的方法,从微纳米尺度和宏观结构两个层次开展研究,揭示尺寸效应、气固两相导热耦合、多种传热方式耦合、热传播速率及界面效应在半透明复合材料与结构耦合传热中的作用机制与影响规律。.主要内容包括:(1) 纳米颗粒及复合材料的导热机理和特性;(2) 复合材料与结构的微纳尺度辐射特性;(3) 半透明介质与材料的辐射性质参数实验测量;(4) 半透明及复合材料结构的耦合热输运特性。.主要成果:(1) 建立了三维球台形纳米颗粒的声子热输运LBM计算模型,揭示了纳米颗粒导热的尺寸和界面效应及温度依赖性;(2) 建立了纳米链固体骨架与孔隙气体耦合的纳米介质导热模型,以及微纳米复合材料的有效导热计算关系式,获得了材料组分、细观结构参数、气压、温度等对材料导热性能的影响规律;(3) 基于Mie 理论建立了掺杂微米颗粒的纳米材料热辐射特性理论计算方法,获得了某种纳米复合材料的辐射特性参数数据;(4) 采用微面斜率法、各向异性Bruggeman近似分析获得了半透明材料粗糙表面和纳米线阵复合表面的光谱散射和吸收特性;(5) 建立了热传播速率存在数量级差异的流固热耦合计算方法,揭示了耐高温复合材料表面、缝隙及多孔结构与高速气流之间的长时间非稳态耦合传热特性;(6) 研制了半透明材料高温辐射性质实验测量装置,建立了基于透射光谱测量数据获取材料光谱吸收特性参数的反演辨识方法,获得了石英、蓝宝石及纳米复合材料等介质的高温光谱辐射性质参数数据。.发表论文50余篇,其中SCI收录19篇、EI收录31篇、SCI他引13次,申报发明专利5项,获发明专利授权3项。.为深入认识半透明复合材料的高温传热机理和特性提供了重要的认识基础和技术手段。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基于一维TiO2纳米管阵列薄膜的β伏特效应研究

基于一维TiO2纳米管阵列薄膜的β伏特效应研究

DOI:10.7498/aps.67.20171903
发表时间:2018
2

特斯拉涡轮机运行性能研究综述

特斯拉涡轮机运行性能研究综述

DOI:10.16507/j.issn.1006-6055.2021.09.006
发表时间:2021
3

中国参与全球价值链的环境效应分析

中国参与全球价值链的环境效应分析

DOI:10.12062/cpre.20181019
发表时间:2019
4

基于多模态信息特征融合的犯罪预测算法研究

基于多模态信息特征融合的犯罪预测算法研究

DOI:
发表时间:2018
5

基于二维材料的自旋-轨道矩研究进展

基于二维材料的自旋-轨道矩研究进展

DOI:10.7498/aps.70.20210004
发表时间:2021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高温矿井含瓦斯煤岩多场耦合传热界面效应及作用机制研究

批准号:51574141
批准年份:2015
负责人:张树光
学科分类:E0408
资助金额:63.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2

高温半透明介质多光谱反演测温方法研究

批准号:51176100
批准年份:2011
负责人:符泰然
学科分类:E0606
资助金额:6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3

半透明介质内辐射与高温相变过程的耦合换热机理研究

批准号:50506009
批准年份:2005
负责人:贺志宏
学科分类:E0603
资助金额:26.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4

高频微尺度液滴序列在高温靶面上的耦合铺展与沸腾传热特性研究

批准号:51806005
批准年份:2018
负责人:邱璐
学科分类:E0603
资助金额:24.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