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400 字):.新疆北天山地区分布着3个泥火山点及1个亚洲最大的泥火山群。本课题旨在对新疆北天山地区的泥火山进行地形地貌、地质-水文地质条件、泥火山堆积物特征进行调查研究;系统分析泥火山喷出物的流体地球化学组成(气体、离子、放射性同位素等);探讨各泥火山的同、异点及深度;给出泥火山的地球化学特征。统计与总结现今泥火山活动情况;结合浅层人工地震勘探,分析北天山地区GPS、形变与地下流体资料,从动态、定量的角度,多手段、多角度的研究现今地壳变形作用与泥火山活动。.本研究可填补中国大陆地区现今泥火山系统研究的空白,对认识泥火山的成因、喷发机制、减轻地质灾害及泥火山群特有景观的保护与开发等都具有重要意义。
泥火山是特定地质构造及水文地质环境下的一种构造流体地质现象。泥火山的出现通常与生油气带有关,某些地区的地表或近地表有天然气或者地下水,而地层是比较松软的泥岩,当地层受到地下压力时,比较松软的物质就会沿着裂缝或断层上升,并在地下水或天然气的挟带下穿透地表的空隙喷出,将携带的泥沙等溅落到地面,形成泥火山。由于泥火山喷发时可以将大量有价值的信息带到地表,因此,不少科学家将泥火山称为深度可达12km的“天赐钻井”。.新疆北天山地区分布着温泉县泥火山群、乌苏市白杨沟泥火山群、乌苏艾其沟双泥火山堆、独山子泥火山、霍尔果斯泥火山等。本课题对新疆北天山地区的泥火山进行地形地貌、地质-水文地质条件、泥火山堆积物特征进行调查研究;系统分析了温泉、乌苏、艾其沟、独山子、沙湾霍尔果斯各泥火山喷出物的流体地球化学组成(固体、气体、离子、放射性同位素等),初步得到了基于地球化学的泥火山成因。.参考浅层人工地震勘探结果,结合新疆地区形变、GPS等多手段资料,从动态、定量的角度,多手段、多角度、多层面研究了20多年来天山地区地壳变形作用。经过筛选,统计与总结了1991年以来处在北天山山前拗陷带霍尔果斯背斜轴部的霍尔果斯泥火山活动与周围地区地震对象现象;自2011年8月其,对亚洲最大的乌苏白杨沟泥火山群和亚洲最大的乌苏艾其沟双泥火山堆现今活动情况进行了24小时实时监测,在此观测时段内,在200km范围内,相继发生了两次6级地震;而在震前,艾其沟泥火山液面都出现了类似的“背景值-上升-转折-下降-背景值”的异常变化现象,而地震都发生在泥火山液面下降的过程中。.根据有关地球化学测试结果,本研究填补了中国大陆地区现今泥火山系统研究的空白,对认识泥火山的成因、喷发机制、减轻地质灾害及泥火山群特有景观的保护与开发等都具有重要意义。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资源型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对水资源利用效率影响的实证分析—来自中国10个资源型省份的经验证据
西部地区农业经营方式的现代化转变
胶东西北部北截岩体岩石成因: 锆石U-Pb年龄、岩石地球化学与Sr-Nd-Pb同位素制约
考虑流固耦合影响的页岩力学性质和渗流规律
灾后重建地区的经济韧性测度及恢复效率分析:以汶川地震极重灾区为例
新疆西天山夏塔地区超基性岩的岩石地球化学及其流体活动研究
南海北部东沙西南海域泥火山的流体特征及其活动历史
马里亚纳弧前蛇纹岩泥火山烟囱状自生沉积的成因及深源蛇纹石化流体渗漏活动记录
新疆北天山泥火山的地质构造环境及灾害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