柑桔果实油胞病目前已经成为我国柑桔产区普遍发生的病害,但国内外对于油胞病的研究报道很少。虽然一些采前技术措施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轻果实油胞病的发生,但未能在实际生产上普遍推广应用,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缺乏对于采后柑桔果实油胞病发病机理的深入研究,无法采取合理有效的保鲜措施控制该病的发生。本项目拟通过外源桔油浸泡或者振动胁迫损伤果实释放桔油促进油胞病的发生,以探讨桔油诱导柑桔果实油胞病的作用模式;通过桔油诱导柑桔果实果皮组织结构变化和果皮色泽变化的物质基础研究,确定采后柑桔果实油胞病发病过程中桔油诱导果皮组织劣变的机制。这些研究,为将来采取更加合理、有效的贮藏措施以控制油胞病提供理论依据,因而对促进柑桔产业的发展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项目执行过程基本按照计划研究内容进行。项目以发病较严重的脐橙和锦橙果实为材料,初步明确了不同贮藏条件影响柑桔果实油胞病发生的趋势;通过橙油及振动胁迫处理柑桔果实两种方式,建立了人为诱导柑桔果实油胞病发病的作用模式;在上述模式基础上,利用扫描电镜、透射电镜结合常规组织观察和生理生化分析,明确橙油和振动诱导柑桔果皮组织结构变化和色泽变化的规律和物质基础,进而初步揭示了柑桔果实贮藏期油胞病发病过程中橙油诱导果皮组织劣变的机制。此外,项目实施过程中,课题组还增加了一些相关的研究内容,比如开展了柑桔果实油胞病发病过程中的活性氧代谢、信号分子变化研究,以及二苯胺、多胺和热处理等控制措施对柑桔果实油胞病发病的影响等工作,为后续研究的深入开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在项目经费的资助下,申请人发表相关学术论文12篇,其中SCI收录文章1篇,EI收录3篇,ISTP收录2篇,中文核心期刊文章7篇;共培养硕士研究生3人。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伴有轻度认知障碍的帕金森病~(18)F-FDG PET的统计参数图分析
针灸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研究进展
天津市农民工职业性肌肉骨骼疾患的患病及影响因素分析
变可信度近似模型及其在复杂装备优化设计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采煤工作面"爆注"一体化防突理论与技术
采后柑橘果实磷脂酶D对橘油的响应及油胞病的调控机制
莲雾果实采后絮状绵软劣变调控机制的研究
柑桔采后果皮再生与果肉枯水关系的研究
β-氨基丁酸诱导芒果果实抗采后炭疽病的priming机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