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高含量维生素C(AsA)植物刺梨为试验材料,采用生理生化手段与现代生物技术相结合的方法,探索目前已知的高等植物合成AsA的四条可能途径在刺梨中的存在及贡献;在此基础上克隆主要相关基因,分析他们的时空表达特点、对环境因子的响应及其与AsA合成和积累的关系,以期找到这一特殊植物合成维生素C的主要途径、相关基因的表达特点、影响因子及重点调控环节,为阐明刺梨大量合成和积累AsA的分子机制提供更多科学依据,也为将来定向调控此类植物维生素C含量指明方向。
已按计划全部完成了计划书中的所有内容。本研究共有四部分内容,已于2011年完成研究内容1)的全部工作,2011-2012年完成了研究内容2)和3)的全部工作,2012-2013年完成了研究内容4)的全部内容。取得的主要结果如下:在高等植物维生素C合成途径基本清楚的基础上,重点以我国特有的高维生素C果树资源--刺梨(Rosa roxburghii Tratt)果实为材料,采用前体物离体喂饲的方法,研究AsA四条可能合成途径在刺梨果实中的存在及贡献,在此基础上克隆主要参与合成基因,分析他们的时空表达特点、对环境因子的响应及其与AsA合成和积累的关系,以期找到这一特殊植物合成维生素C的主要途径及重点调控环节,为定向调控此类植物维生素C含量指明方向。结果表明,在刺梨果实中同时存在着L-半乳糖途径和古洛糖途径两条AsA合成途径,同时辅以肌醇途径,而半乳糖醛酸途径在该类果实中似乎并不存在。这是目前唯一发现一种果实可以多条途径合成AsA。在此基础上,我们克隆了参与AsA合成四条途径中主要7个基因的cDNA序列并建立和优化了Real-Time PCR(qRT-PCR)技术体系,分别检测了这7个合成基因在果实发育过程中、不同光照条件下、外源激素处理条件下的表达水平及其与AsA合成的关系,结果表明:半乳糖途径中的GGP及GalLDH的时空表达水平与AsA合成呈一致性关系,可能是刺梨果实AsA生物合成过程中的关键基因;半乳糖途径的5个基因(GME、GGP、GPP、GDH、GalLDH)、糖醛酸途径基因(GalUR)及AsA合成均受到光照的正调控作用,而肌醇途径基因(MIOX)不受光照调控。无论离体喂饲或活体喷施,外源SA对L-半乳糖途径中的GGP和GPP以及替代途径中的GalUR基因的转录水平有明显的上调作用,进而促进了果实中AsA的合成和积累;而生长素类物质IBA、赤霉素类GA3及茉莉酸类MJ似乎并不是通过调节某几个合成基因表达来影响刺梨果实中AsA含量的变化。以上结果为揭示刺梨果实合成维生素C的调控机制提供了重要的生理及分子生物学依据,并为今后定向调节植物维生素C积累指明了方向。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DeoR家族转录因子PsrB调控黏质沙雷氏菌合成灵菌红素
Influencing factors of carbon emissions in transportation industry based on CD function and LMDI decomposition model: China as an example
One-step prepared prussian blue/porous carbon composite derives highly efficient Fe-N-C catalyst for oxygen reduction
二维MXene材料———Ti_3C_2T_x在钠离子电池中的研究进展
山核桃赤霉素氧化酶基因CcGA3ox 的克隆和功能分析
转录因子SlIAA9影响番茄AsA积累的调控机制研究
干旱诱导表达的苹果AsA转运蛋白功能和在抗逆中的作用分析
AsA-GSH循环调控气调果蔬呼吸代谢途径异味机制
燕麦劣变种子线粒体AsA-GSH循环抗氧化机制与差异蛋白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