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生态风险研究是生态风险研究新的发展方向,与传统的生态风险研究明显有别。区域生态风险指标体系的统一与整合、区域生态风险评价方法论、区域生态风险空间分布特征与表达等是未来区域生态风险研究的重点。.该研究在探讨景观生态完整性理论的基础上,通过RS与GIS技术,从景观生态完整性的角度,研究榆林地区从上一世纪90年代以来(能源化工基地建设前后)景观生态风险的时间动态变化及其空间分布特征,探索在缺乏生态监测资料历史积累情况下区域景观生态风险研究方法,建立景观生态完整性以及生态风险评价指标体系,揭示景观生态风险时空特征以及人为活动对区域景观生态的影响机理,模拟预测未来景观及景观生态风险空间分布情景。不仅为该区域及其类似地区的生态风险管理以及区域可持续发展提供依据,而且有助于区域生态风险评价理论与方法的进一步深入研究以及景观生态学理论的进一步发展。
在这一年期间,该项目确立遥感解译标志,完成遥感信息提取,建立基本数据库,项目组开展野外考察以及遥感图像的野外判读。收集了有关基础资料,初步提出了景观生态完整性评价指标。完成两个时期的景观破碎化分析以及敏感性分析(景观破碎化与敏感性是景观生态完整性评价指标中的其中两个指标)。取得景观破碎化以及敏感性计算数据,制作相应的专题图件。 项目培养研究生三名。该项目将继续深入研究,继续培养研究生。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自然灾难地居民风险知觉与旅游支持度的关系研究——以汶川大地震重灾区北川和都江堰为例
近 40 年米兰绿洲农用地变化及其生态承载力研究
水氮耦合及种植密度对绿洲灌区玉米光合作用和干物质积累特征的调控效应
敏感性水利工程社会稳定风险演化SD模型
空气电晕放电发展过程的特征发射光谱分析与放电识别
榆林煤炭开采区生态风险评价与生态补偿对策研究
城市景观功能时空分异的植被生态效应综合研究-以深圳地区为例
典型生态脆弱区景观多功能权衡及生态风险调控机理研究
黄土高原地区绿地景观格局时空变异特征及其对碳汇响应的机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