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采用最新研发的高精度GPS时钟同步的闪电VHF辐射源三维定位系统,结合窄带干涉仪二维定位系统,针对中国内陆高原地区的雷暴云进行同步观测,获取典型雷暴云内闪电放电(包括云闪和地闪)三维通道结构和时空演变特征;结合闪电地面电场和电场变化测量,对地闪预击穿过程、先导、回击、K变化和M变化各特征过程进行详细研究;定量研究闪电放电各特征阶段的确切时空位置、发展速度和时空跨度,估算辐射源能量,探讨雷电的激发机制和放电过程的电荷输送机制;对云内放电过程和结构特征进行研究,结合安装于中科院平凉雷电与雹暴试验站的3CM双偏振多普勒雷达,反演雷暴云的电荷结构,探讨其形成机制及其与降水粒子的联系。项目采用最新的雷电三维定位技术,不仅将为闪电放电过程和机制的认识提供新的观测事实,而且对高原雷暴云特殊电荷结构及其成因的认识也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同时,研究结果对雷电防护和强雷暴灾害的监测预警也有一定的实际应用价值。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演化经济地理学视角下的产业结构演替与分叉研究评述
惯性约束聚变内爆中基于多块结构网格的高效辐射扩散并行算法
圆柏大痣小蜂雌成虫触角、下颚须及产卵器感器超微结构观察
空气电晕放电发展过程的特征发射光谱分析与放电识别
资源型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对水资源利用效率影响的实证分析—来自中国10个资源型省份的经验证据
高原雷暴演变与总闪电和初始闪电关系的观测研究
雷暴云底部正电荷区及其与闪电放电活动关系的观测研究
青藏高原东北部雷暴放电源VHF辐射功率时空演变和电荷结构观测研究
华北地区雷暴云内电荷结构和闪电放电过程的探测实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