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泥炭为碳源的人工湿地反硝化脱氮机理研究

基本信息
批准号:5110845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资助金额:25.00
负责人:熊集兵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中国矿业大学
批准年份:2011
结题年份:2014
起止时间:2012-01-01 - 2014-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杨德军,杨虹,沈玉林,黄成江,吴松
关键词:
泥炭耦合机理反硝化人工湿地
结项摘要

补充碳源的人工湿地反硝化脱氮机理研究的滞后性,严重限制了以脱氮为目的的人工湿地在低碳氮比污水中广泛应用。本课题在前期研究基础上,拟以泥炭为新型补充碳源的人工湿地为处理工艺,以二级出水(典型的低C/N污水)中的硝态氮为去除对象,以硝态氮同位素示踪、PCR-DGGE现代技术结合二级出水进出水、泥炭和植物相关监测指标为手段,从植物-碳源的耦合效应角度,对包括人工湿地硝态氮去除驱动机制、微生物学多样性及种类、酶活性、泥炭分解速率及植物生长状况等影响因素及变化规律进行系统研究,从而揭示泥炭为碳源的人工湿地反硝化脱氮机理。为补充碳源人工湿地机理研究提供新的思路和理论依据。工程上也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项目摘要

近年来,随着污水处理率增加,二级出水中硝态氮的去除已越来越受到重视,而碳源是限制二级出水反硝化除氮重要限制因素。与此同时,泥炭在我国分布广泛,且正在分解产生大量的温室气体。本课题针对泥炭为人工湿地碳源去除二级出水中氮的可行性进行了研究。主要研究内容为:(1)泥炭和其他有机物为外加碳源去除二级出水中氮研究;(2)泥炭主要成分为外加碳源去除二级出水中氮研究;(3)泥炭及主要成分和植物耦合为外加碳源去除二级出水中氮研究。得出的主要结论如下:.(1)在以松果、板栗带刺外壳、柱状泥炭和泥炭为外加碳源时,二级出水中总氮和硝态氮的去除效果依次为:松果>板栗带刺外壳>柱状泥炭>泥炭。.(2)在泥炭分离出的四种主要成分外加碳源时,以富里酸为外加碳,水体硝酸盐和氨氮去除效果最好。.(3)泥炭及四种主成分和植物耦合为外加碳源时,水体中对硝酸盐去除效果都很好,最后的值在0-0.5mg/L附近。此外,富里酸耦合植物为外加碳源时,水中氨氮也得到较好的去除(浓度为0.36mg/L)。. 本课题研究成果为泥炭作为人工湿地反硝化碳源可行性及资源化提供科学依据,具有一定理论和实际价值。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针灸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研究进展

针灸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研究进展

DOI:
发表时间:2022
2

钢筋混凝土带翼缘剪力墙破坏机理研究

钢筋混凝土带翼缘剪力墙破坏机理研究

DOI:10.15986/j.1006-7930.2017.06.014
发表时间:2017
3

基于二维材料的自旋-轨道矩研究进展

基于二维材料的自旋-轨道矩研究进展

DOI:10.7498/aps.70.20210004
发表时间:2021
4

水氮耦合及种植密度对绿洲灌区玉米光合作用和干物质积累特征的调控效应

水氮耦合及种植密度对绿洲灌区玉米光合作用和干物质积累特征的调控效应

DOI:10.3864/j.issn.0578-1752.2019.03.004
发表时间:2019
5

采用黏弹性人工边界时显式算法稳定性条件

采用黏弹性人工边界时显式算法稳定性条件

DOI:10.11883/bzycj-2021-0196
发表时间:2022

熊集兵的其他基金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外置植物碳源人工湿地系统反硝化脱氮过程中N2O释放机理及控制研究

批准号:51209070
批准年份:2012
负责人:赵联芳
学科分类:E1007
资助金额:25.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2

基于短程硝化-反硝化的间歇曝气技术强化人工湿地脱氮效能研究

批准号:51508219
批准年份:2015
负责人:侯杰
学科分类:E1002
资助金额:20.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3

低温下微污染水源人工湿地氨氧化古菌硝化反硝化耦合脱氮机理

批准号:51679001
批准年份:2016
负责人:籍国东
学科分类:E1007
资助金额:63.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4

基于尾水碳源异养反硝化和硫自养反硝化过程的协同脱氮机制研究

批准号:51778054
批准年份:2017
负责人:王洪杰
学科分类:E1002
资助金额:6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