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服Gleevec耐药的新型Bcr-Abl激酶抑制剂的研究

基本信息
批准号:21102146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资助金额:25.00
负责人:陆小云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
批准年份:2011
结题年份:2014
起止时间:2012-01-01 - 2014-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张章,程辉敏,徐田锋,庄晓曦
关键词:
T315I耐药突变BcrAbl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合理药物设计。抑制剂
结项摘要

Bcr-Abl突变是Gleevec临床耐药的主要原因,其中Bcr-AblT315I突变是最为普遍和顽固,目前还没有有效克服该突变的抑制剂。我们通过分析Bcr-AblT315I突变引起的ATP结合域构象变化并利用合理药物设计技术,成功设计了一类全新的、杂环炔苯类化的Bcr-Abl抑制剂。生物活性试验表明,化合物D952不仅有效抑制wtBcr-Abl(IC50为25nM,强于Gleevec16倍),而且可有效抑制Bcr-AblT315I突变体活性,其IC50为150nM。动物体内外实验显示D952不仅可以治疗对Gleevec敏感的具有野生型Bcr-Abl的白血病,同时可有效克服Bcr-AblT315突变引起的临床耐受。本项目将以D952为先导化合物进行系统的构效关系、作用机制和体内外抗肿瘤活性研究,以期寻找具有更大成药性潜力的候选化合物,为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抗肿瘤药物奠定基础。

项目摘要

Bcr-Abl突变是Gleevec临床耐药的主要原因,其中Bcr-AblT315I突变是最为普遍和顽固,目前临床上较缺乏针对该突变的抑制剂。本项目根据自主研发的新型可克服Gleevec临床耐药杂环炔苯类化合物进行系统的结构优化,构效关系、作用机制和体内外抗肿瘤活性研究。经过三年的研究,已研发新型的杂环炔苯类和三氮唑类衍生物50个左右,化合物表现较好的抗肿瘤活性。其中炔苯类代表化合物D824表现较好的体内外抗肿瘤活性,针对携带野生型Bcr-Abl 的慢粒性白血病动物模型(格列卫敏感型),D824可以在口服2-5mg/kg/day 的剂量下给药2周,引起肿瘤的完全消失;而对于携带T315I 突变Bcr-Abl的耐药性慢粒性白血病动物模型(格列卫耐药型),D824 可以在口20mg/kg/day的剂量下给药2周,引起肿瘤的完全消失;作为对照,格列卫则完全无效。该化合物已选为候选物进行规范临床前研究。通过本项目的实施,发表相关SCI论文4篇,申请发明专利2项。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硬件木马:关键问题研究进展及新动向

硬件木马:关键问题研究进展及新动向

DOI:
发表时间:2018
2

滚动直线导轨副静刚度试验装置设计

滚动直线导轨副静刚度试验装置设计

DOI:
发表时间:2017
3

PI3K-AKT-mTOR通路对骨肉瘤细胞顺铂耐药性的影响及其机制

PI3K-AKT-mTOR通路对骨肉瘤细胞顺铂耐药性的影响及其机制

DOI:
发表时间:2021
4

地震作用下岩羊村滑坡稳定性与失稳机制研究

地震作用下岩羊村滑坡稳定性与失稳机制研究

DOI:10.16285/j.rsm.2019.1374
发表时间:2020
5

基于混合优化方法的大口径主镜设计

基于混合优化方法的大口径主镜设计

DOI:10.3788/AOS202040.2212001
发表时间:2020

陆小云的其他基金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克服Osimertinib耐药的新型EGFR(C797S)抑制剂的设计与合成研究

批准号:21702075
批准年份:2017
负责人:陈成斌
学科分类:B0706
资助金额:24.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2

PRMT5与Bcr-Abl正反馈相互调节促进白血病干细胞干性引起Gleevec耐药的机制研究

批准号:81473247
批准年份:2014
负责人:靳艳丽
学科分类:H3505
资助金额:8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3

非BCR-ABL体细胞突变在慢性髓性白血病酪氨酸激酶抑制剂耐药中的功能研究

批准号:81770161
批准年份:2017
负责人:江倩
学科分类:H0809
资助金额:58.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4

PDPK1/AKT1通路异常与肺癌克唑替尼耐药及多激酶抑制剂克服耐药的机制研究

批准号:81871739
批准年份:2018
负责人:韩晓红
学科分类:H2606
资助金额:57.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