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北部纤毛虫的多样性及中尺度物理过程对其时空分布的影响

基本信息
批准号:41576124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资助金额:68.00
负责人:刘炜炜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
批准年份:2015
结题年份:2019
起止时间:2016-01-01 - 2019-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尹建强,李刚,陈志云,王军星,姜歆,易容,向晨晖,赵春宇
关键词:
纤毛虫远岸水体生物多样性南海时空分布
结项摘要

As an important component of marine microplankton, ciliates play important roles in the energy flux of microbial food web. Due to the difficulties of sampling and identification, biodiveristy and distribution of ciliates in far offshore sea area are not well known, which limits the progress of the related studies such as their ecological function and zoogeography. Therefore, an investigation on the biodiveristy and distribution of ciliates in the northern South China Sea will be carried out. In this project, the taxonomy of ciliates species collected from this area will be researched by combining of their morphology characters and DNA-barcoding information, and their distribution characters as well as their relationship with evironment in this area will be analysed based on community structure and evironmental parameters. This study will clarify the specific composition of ciliates and the effect of mesoscale physical processes on their distribution in this area, which will hopefully provide scientific basis for further understanding the biological resources and ecological processes in South China Sea.

纤毛虫在海洋微食物网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中具有重要的枢纽作用。目前全球范围内对热带-亚热带远岸水体中该类群的研究几近空白,国内目前已有工作仅限于河口和沿岸生境,有关其在远岸水体中的基本群落构成及时空分布的资料严重缺失。本研究将以南海北部为研究区域,利用银染技术和分子生态学技术,对该海域纤毛虫的多样性及时空变化等生态学问题开展调查和研究,同时结合海洋物理现象,探讨中尺度物理过程对纤毛虫时空分布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建立我国南海远岸水体中纤毛虫的群落构成、物种多样性、分布格局等基础资料,为南海生态系统动态变化机制探讨、环境检测与保护、生物资源可持续利用等提供重要的基础资料和理论依据。

项目摘要

纤毛虫在海洋微食物网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中具有重要的枢纽作用。目前全球范围内对热带-亚热带远岸水体中该类群的研究不足,国内目前已有工作仅限于沿岸生境,有关其在远岸水体中的基本群落构成及时空分布的资料严重缺失。为此,四年来,本研究以南海北部为研究区域,对该海域纤毛虫的多样性及其时空变化对环境的响应开展调查和研究。研究成果包括:1)对南海北部的珠江口、南海东北部(粤东、吕宋海峡西部)、琼东、及近岸水域海域的纤毛虫进行了广泛采集,共鉴定纤毛虫421种;对其中33种具有重要分类学价值的种类进行了分类学研究,对其活体形态学、纤毛图式等进行了描述;发现了5个新种,对28种存在混乱/记录不祥的种类重新厘定、补充纤毛图式及统计学资料;2)在完成以上种的鉴定基础上,建立了银染制片标本和DNA样品库,对其中13种的DNA进行了测序,利用SSU rRNA及LSU rRNA基因等,对其分子系统地位进行了探讨;3)对南海东北部、珠江口纤毛虫的分布进行了揭示。南海东北部冬夏季纤毛虫丰度最高值均分布在陆坡区的站位次表层水中。珠江口纤毛虫群落结构显示中部与外部区的群落更相近,而与内部纤毛虫群落相差较远;4)对南海东北部、珠江口水团或海流对纤毛虫动态变化特征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南海东北部纤毛虫的丰度最高值均分布在陆坡区可能受上升流影响,该区域涌入大量营养物质,为纤毛虫生长提供了营养,从而导致了高的丰度。珠江口河口内部受淡水输入影响较大,导致群落与下游差异较大;同时河口中部虽然受淡水和海水的混合作用,但群落与外部更为接近,表明海水的影响相对淡水更强;5)上述工作已形成11篇文章,其中10篇SCI,1篇中文核心期刊。这是我国南海北部海域纤毛虫多样性的首次专业性调查,上述成果为促进我国海洋纤毛虫在分类学和生态学领域研究做出贡献,为南海海洋生物资源评估及开发提供了重要的背景资料。成果绝大部分发表在国际主流刊物上,形成了广泛的学术影响。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一种光、电驱动的生物炭/硬脂酸复合相变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

一种光、电驱动的生物炭/硬脂酸复合相变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

DOI:10.16085/j.issn.1000-6613.2022-0221
发表时间:2022
2

宁南山区植被恢复模式对土壤主要酶活性、微生物多样性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宁南山区植被恢复模式对土壤主要酶活性、微生物多样性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DOI:10.7606/j.issn.1000-7601.2022.03.25
发表时间:2022
3

疏勒河源高寒草甸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变化特征

疏勒河源高寒草甸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变化特征

DOI:10.5846/stxb201912262800
发表时间:2020
4

钢筋混凝土带翼缘剪力墙破坏机理研究

钢筋混凝土带翼缘剪力墙破坏机理研究

DOI:10.15986/j.1006-7930.2017.06.014
发表时间:2017
5

气载放射性碘采样测量方法研究进展

气载放射性碘采样测量方法研究进展

DOI:
发表时间:2020

刘炜炜的其他基金

批准号:81602377
批准年份:2016
资助金额:17.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31201696
批准年份:2012
资助金额:24.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南海西部亚中尺度过程对浮游植物时空分布的影响

批准号:41506130
批准年份:2015
负责人:王久娟
学科分类:D0605
资助金额:8.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2

中尺度涡对南海东北部深层湍流混合的影响

批准号:41576005
批准年份:2015
负责人:张艳伟
学科分类:D0601
资助金额:78.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3

南海东北部新生代岩浆活动的时空分布及岩浆运移过程研究

批准号:41706054
批准年份:2017
负责人:赵芳
学科分类:D0603
资助金额:25.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4

南海北部中尺度涡旋生消过程的能量学诊断

批准号:40606010
批准年份:2006
负责人:贺志刚
学科分类:D0601
资助金额:24.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