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叶锈菌几丁质脱乙酰酶基因家族功能分析

基本信息
批准号:31801693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资助金额:20.00
负责人:刘敏捷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山西农业大学
批准年份:2018
结题年份:2021
起止时间:2019-01-01 - 2021-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原宗英,武英鹏,张殿斌,范继巧,张志斌
关键词:
致病相关基因小麦锈病
结项摘要

Wheat leaf rust caused by Puccinia triticina (Pt) is one of the most devastating disease in wheat worldwide. With regard to the “resistance lost” of wheat cultivars, understanding the molecular basis of the Pt pathogenicity to wheat provide novel strategies and methods for durable control of wheat leaf rust. In this project, we focused on Pt cell wall metabolism gene - chitin deacetylase (CDA) gene family. We will analyze the inter-species polymorphism of CDA family and analyze the spatial and temporal characteristics in compatible interaction to select the key CDAs during wheat-Pt interaction. Then we will analyze the roles of key CDAs in Pt pathogenicity and interaction with wheat by host induced gene silencing and identify its corresponding host target by yeast two hybrid system. Collectively, these results will provide theoretical basis for deeply exploring the mechanism of Pt pathogenicity, which will lay the foundation for establishing strategies for durable control wheat leaf rust.

小麦叶锈菌引起的小麦叶锈病是危害小麦生产的重要病害。叶锈菌毒性变异速度快,小麦品种抗性“丧失”导致病害频繁爆发。为了持久控制叶锈病、确保粮食安全必须重视小麦叶锈菌致病机理的基础研究,探索防控叶锈病的新思路。本研究以叶锈菌细胞壁代谢基因-几丁质去乙酰化酶基因家族为研究对象,克隆并分析叶锈菌几丁质去乙酰化酶基因家族的基本特征,分析叶锈菌几丁质去乙酰化酶基因家族在叶锈菌侵染小麦过程中的时空表达模式。利用病毒诱导的基因沉默技术分析关键的几丁质去乙酰化酶基因在叶锈菌发育、致病性以及在与寄主小麦互作过程中发挥的功能并利用酵母双杂交筛选小麦中的互作靶标,初步探索其互作机理。研究以期揭示叶锈菌致病性的分子机理,为小麦叶锈病的持久控制提供理论依据。

项目摘要

小麦叶锈菌引起的小麦叶锈病是危害小麦生产的重要病害。叶锈菌毒性变异速度快,小麦品种抗性“丧失”导致病害频繁爆发。为了持久控制叶锈病、确保粮食安全必须重视小麦叶锈菌致病机理的基础研究,探索防控叶锈病的新思路。本研究以叶锈菌细胞壁代谢基因-几丁质去乙酰化酶基因家族为研究对象,克隆并分析叶锈菌几丁质去乙酰化酶基因家族的基本特征,分析叶锈菌几丁质去乙酰化酶基因家族在叶锈菌侵染小麦过程中的时空表达模式。PTTG_02142,、PTTG_02997、PTTG_28168在侵染后期72h及168h表达明显增加; PTTG_00068、PTTG_04785、PTTG_00917、PTTG_00916在侵染初期诱导表达,随后表达水平逐渐下降,并于产孢期诱导表达; PTTG_04155在侵染过程中抑制表达,在侵染后48h表达量最低; PTTG_08059仅在侵染后48h及产孢阶段有两次表达量上升。利用BSMV介导的寄主诱导的病菌基因沉默技术,对家族基因进行沉默。沉默后接种叶锈菌,与对照相比,沉默PTTG_04785后产孢密度显著降低。组织学观察发现沉默PTTG_04785后接种后48h其菌丝长度显著变短,接种后120h侵染面积显著减小。研究结果表明PTTG_04785基因参与了小麦叶锈菌的致病性。利用酵母双杂交筛选其互作靶标,初步筛选获得5个可能的互作靶标。对其中一个靶标进行酵母双杂交验证显示为不互作。研究为揭示叶锈菌致病性的分子机理,为小麦叶锈病的持久控制提供理论依据。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涡度相关技术及其在陆地生态系统通量研究中的应用

涡度相关技术及其在陆地生态系统通量研究中的应用

DOI:10.17521/cjpe.2019.0351
发表时间:2020
2

DeoR家族转录因子PsrB调控黏质沙雷氏菌合成灵菌红素

DeoR家族转录因子PsrB调控黏质沙雷氏菌合成灵菌红素

DOI:10.3969/j.issn.1673-1689.2021.10.004
发表时间:2021
3

基于SSVEP 直接脑控机器人方向和速度研究

基于SSVEP 直接脑控机器人方向和速度研究

DOI:10.16383/j.aas.2016.c150880
发表时间:2016
4

莱州湾近岸海域中典型抗生素与抗性细菌分布特征及其内在相关性

莱州湾近岸海域中典型抗生素与抗性细菌分布特征及其内在相关性

DOI:10.7524/AJE.1673-5897.20150518001
发表时间:2015
5

山核桃赤霉素氧化酶基因CcGA3ox 的克隆和功能分析

山核桃赤霉素氧化酶基因CcGA3ox 的克隆和功能分析

DOI:10.13925/j.cnki.gsxb.20200115
发表时间:2020

刘敏捷的其他基金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条锈菌几丁质脱乙酰基酶基因的沉默与提高小麦抗性的关系研究

批准号:31401730
批准年份:2014
负责人:吴佳洁
学科分类:C1401
资助金额:24.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2

药材甲几丁质脱乙酰酶家族基因的鉴定及其生理功能分析

批准号:31501649
批准年份:2015
负责人:杨文佳
学科分类:C1403
资助金额:22.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3

棉花黄萎病菌几丁质脱乙酰酶基因的克隆与功能分析

批准号:31560494
批准年份:2015
负责人:黄家风
学科分类:C1401
资助金额:40.00
项目类别: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4

飞蝗几丁质脱乙酰基酶基因1和2的功能分化机理

批准号:31701794
批准年份:2017
负责人:刘卫敏
学科分类:C1403
资助金额:25.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