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典型地带性土壤生物炭激发效应与机理

基本信息
批准号:4130125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资助金额:25.00
负责人:罗煜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农业农村部规划设计研究院
批准年份:2013
结题年份:2016
起止时间:2014-01-01 - 2016-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赵立欣,孟海波,向欣,沈玉君,程红胜,宋成军,翟治芬
关键词:
激发效应机理土壤有机质生物炭稳定性同位素技术
结项摘要

Biochar is the charred byproduct of biomass pyrolysis, the heating of plant-derived material in the absence of oxygen in order to capture combustible gases. Its key characteristics are related to carbon sequestration. However, biochar may cause larger mineralisation of native soil organic C (priming effects). This has triggered a huge controversy, and the direction and magnitude of priming effects still remains poorly understood. The aim of this work is to conduct Indoor incubation and outdoor in situ experiments to investigate if biochars could cause priming effects in chinese typical zonal soils, by using stable isotope technology. A secondary aim is to determine soil physio-chemical and biological properties to explore the mechanisms of biochar on soil priming effect generated. Based on above research, it could estimate the potential ability of soil carbon sequestration with biochar application, assess potential environmental risk, provide guidance for biochar applications in large scale in China.

生物炭是各种生物质经过高温热裂解后的固体产物,具有高度的芳香性,物理、生物、化学的抗分解性。近些年来,一些科学家提出利用生物炭的稳定性来还田固碳,以缓解温室效应。不过,生物炭的输入可能会促进土壤原有机碳的加速矿化,即土壤的激发效应。目前就生物炭是否会对土壤产生激发效应还存在极大的争议,对生物炭在不同类型土壤上的激发效应的方向与强度还缺乏系统的研究。本课题以生物炭为对象,借助稳定同位素13C示踪等技术手段,在我国典型地带性土壤上开展室内培养与室外原位培养试验,研究不同类型生物炭对土壤激发效应的影响,并结合土壤理化与生物学性质的测试分析,探究生物炭对土壤激发效应产生的机理。通过以上研究,综合客观的估算生物炭的土壤固碳潜力,评估生物炭应用的潜在环境风险,为生物炭在我国大面积推广提供指导。

项目摘要

生物炭是各种生物质经过高温热裂解后的固体产物,具有高度的芳香性,物理、生物、化学的抗分解性。近些年来,一些科学家提出利用生物炭的稳定性来还田固碳,以缓解温室效应。不过,生物炭的输入可能会促进土壤原有机碳的加速矿化,即土壤的激发效应。目前就生物炭是否会对土壤产生激发效应还存在极大的争议,对生物炭在不同类型土壤上的激发效应的方向与强度还缺乏系统的研究。本课题以不同温度(300, 400 and 500 °C)下制备生物炭为对象,借助稳定同位素13C示踪等技术手段,在我国典型地带性土壤上开展室内短期(80天)与长期培养试验,研究发现不同类型生物炭对土壤激发效应的影响有差异,主要取决于物料类型(解释54%变异),此外裂解温度升高会导致激发效应下降,结合土壤理化与生物学性质(高通量测序)分析发现,培养初期(第8天)导致激发效应的微生物类型主要以放线菌和厚壁菌为主,而培养后期(第40天)导致激发效应的微生物类型则主要以真菌(Sordariomycetes、Tremellomycetes)为主。而细菌到真菌随培养时间的演替过程可能导致了土壤的表观与真实激发效应。通过以上研究,综合客观的估算生物炭的土壤固碳潜力,评估生物炭应用的潜在环境风险,为生物炭在我国大面积推广提供指导。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基于一维TiO2纳米管阵列薄膜的β伏特效应研究

基于一维TiO2纳米管阵列薄膜的β伏特效应研究

DOI:10.7498/aps.67.20171903
发表时间:2018
2

涡度相关技术及其在陆地生态系统通量研究中的应用

涡度相关技术及其在陆地生态系统通量研究中的应用

DOI:10.17521/cjpe.2019.0351
发表时间:2020
3

一种光、电驱动的生物炭/硬脂酸复合相变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

一种光、电驱动的生物炭/硬脂酸复合相变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

DOI:10.16085/j.issn.1000-6613.2022-0221
发表时间:2022
4

特斯拉涡轮机运行性能研究综述

特斯拉涡轮机运行性能研究综述

DOI:10.16507/j.issn.1006-6055.2021.09.006
发表时间:2021
5

硬件木马:关键问题研究进展及新动向

硬件木马:关键问题研究进展及新动向

DOI:
发表时间:2018

罗煜的其他基金

批准号:11703091
批准年份:2017
资助金额:28.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41671233
批准年份:2016
资助金额:66.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典型土壤生物炭固碳减排的微观机制及影响因素

批准号:21477111
批准年份:2014
负责人:朱利中
学科分类:B0605
资助金额:95.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2

稻田土壤生物质炭生物与非生物氧化特性及其机理研究

批准号:41271247
批准年份:2012
负责人:吴伟祥
学科分类:D0709
资助金额:75.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3

富含生物质炭土壤激发效应及机理

批准号:41671233
批准年份:2016
负责人:罗煜
学科分类:D0709
资助金额:66.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4

分次施氮对我国典型农田土壤碳转化的激发效应及其机制

批准号:41601309
批准年份:2016
负责人:陈鲜妮
学科分类:D0710
资助金额:20.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