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和中国东部是全球平流层臭氧入侵对流层最活跃的地区之一。平流层-对流层交换产生的自然源臭氧与人为光化学源臭氧混合导致对流层臭氧复杂的区域与垂直分布和季节性变化。为了区分和理解自然源与人为源各自对中低对流层臭氧及近地面臭氧污染的贡献,我们利用高山站点观测,获取我国首次二氧量化碳中的氧17和氧18同位素数据,结合同步臭氧垂直探空, 探讨原本用于对流层上部及平流层交换过程的氧17和氧18异常比值(△17O)与臭氧相关的经验模式,是否可应用于示踪及估计平流层臭氧入侵过程对低空对流层臭氧的贡献和影响,并对平流层臭氧入侵的通量对我国长江三角洲临安和瓦里关地区中低对流层臭氧的贡献进行估计。本研究结果将加深我们对对流层臭氧复杂的区域与垂直分布和人为污染对对流层臭氧的影响的理解,是国内外首次类似的研究。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基于一维TiO2纳米管阵列薄膜的β伏特效应研究
黑河上游森林生态系统植物水分来源
三级硅基填料的构筑及其对牙科复合树脂性能的影响
煤/生物质流态化富氧燃烧的CO_2富集特性
人β防御素3体内抑制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 内植物生物膜感染的机制研究
平流层-对流层交换对东亚地区对流层臭氧近期变率的影响研究
北极平流层臭氧变化对北半球上对流层下平流层行星波活动的影响及机理
平流层结构变化对平流层和对流层气候与环境的影响研究
亚洲夏季风对平流层-对流层物质交换和平流层水汽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