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部位电刺激对大鼠脊髓损伤后微环境及扩散张量纤维束成像影响的研究

基本信息
批准号:81072886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资助金额:33.00
负责人:孙迎春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中国康复研究中心
批准年份:2010
结题年份:2013
起止时间:2011-01-01 - 2013-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李建军,陈之罡,徐基民,高峰,卢虎英,卫波,刘兰群,逯晓蕾
关键词:
微环境针灸电刺激扩散张量纤维束成像脊髓损伤
结项摘要

本研究立足于受损脊髓的修复和功能恢复,针对受损脊髓轴突定向生长延伸问题,利用头皮针穴名国际标准化方案,根据诱发电位操作原理,采用电针刺激头部及损伤局部,旨在调节神经生长活性物质的释放,营造适宜轴突定向生长延伸及神经细胞生存的微环境,重塑相应神经回路。运用析因设计,科学、客观地观察选择不同部位的电刺激干预,促进受损脊髓轴突定向生长及整合。初步探索电刺激运动区头皮投影区能否穿过高阻抗颅骨使其释放离心性传导冲动,达到定向促进神经生长,调节神经兴奋和活力;能否影响中枢神经系统网络,激发内源性神经细胞增殖,调节促进神经生长活性物质的分泌或释放,改善损伤局部的微环境,促进脊髓损伤后神经功能的恢复。通过核磁共振扩散张量纤维束成像客观评价受损脊髓区皮质脊髓束结构变化,阐明不同部位电刺激促进受损脊髓神经功能修复的作用机制,揭示最佳时间相及其刺激部位最佳组合,对后期进行的机理研究及临床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项目摘要

本课题以电针刺激为干预手段,利用NYU打击装置制备清洁级SD大鼠脊髓撞击伤模型,选择不同部位及不同时间的电针刺激,采用荧光标记观察受损脊髓局部微环境中相关生长因子的表达、功能核磁扩散张量纤维素成像技术,探讨脊髓损伤的病理过程,研究电针刺激促进调节神经生长活性物质的释放,营造适宜轴突定向生长延伸及神经细胞生存的微环境,重塑相应神经回路。实验结果证明了电针刺激能够调节促进神经生长活性物质的分泌或释放,改善损伤局部的微环境,核磁共振扩散张量纤维束成像客观评价受损脊髓区皮质脊髓束结构变化。揭示最佳时间窗及其刺激部位最佳组合,对后期进行的机理研究及临床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论大数据环境对情报学发展的影响

论大数据环境对情报学发展的影响

DOI:
发表时间:2017
2

一种光、电驱动的生物炭/硬脂酸复合相变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

一种光、电驱动的生物炭/硬脂酸复合相变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

DOI:10.16085/j.issn.1000-6613.2022-0221
发表时间:2022
3

基于 Kronecker 压缩感知的宽带 MIMO 雷达高分辨三维成像

基于 Kronecker 压缩感知的宽带 MIMO 雷达高分辨三维成像

DOI:10.11999/JEIT150995
发表时间:2016
4

中国参与全球价值链的环境效应分析

中国参与全球价值链的环境效应分析

DOI:10.12062/cpre.20181019
发表时间:2019
5

坚果破壳取仁与包装生产线控制系统设计

坚果破壳取仁与包装生产线控制系统设计

DOI:10.19554/j.cnki.1001-3563.2018.21.004
发表时间:2018

孙迎春的其他基金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弥散张量纤维束成像验证体系构建及皮质脊髓束精细解剖学研究

批准号:30470519
批准年份:2004
负责人:李坤成
学科分类:H2702
资助金额:21.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2

皮层电刺激联合康复锻炼对不同梗死部位大鼠的患肢运动功能恢复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批准号:81701153
批准年份:2017
负责人:郑建
学科分类:H0906
资助金额:20.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3

基于扩散张量白质纤维束示踪成像的脑梗死早期检测关键算法研究

批准号:61101057
批准年份:2011
负责人:孟琭
学科分类:F0125
资助金额:24.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4

大鼠脊髓损伤后脊髓切开术的手术时机及机制研究

批准号:81272164
批准年份:2012
负责人:李建军
学科分类:H2001
资助金额:7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