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滨水工业文化遗产廊道从生产岸线向生活岸线的转型研究——以上海黄浦江两岸为例

基本信息
批准号:5177842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资助金额:61.00
负责人:章明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同济大学
批准年份:2017
结题年份:2021
起止时间:2018-01-01 - 2021-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张姿,孙嘉龙,高小宇,吴依秋,蒋竹翌,范雅婷,韩雪松
关键词:
上海黄浦江生产岸线滨水廊道工业文化遗产生活岸线
结项摘要

The transition research of waterfront industrial heritage corridors from the production coastline to the life coastline is the urgent needs and important tasks of China cities through current urban transformation. For example, the existing production shoreline along both sides of Huangpu River in Shanghai which witnessed the process of Shanghai century-old industrial development has been or is becoming an open and shared life shoreline, in response to the development goals of "striving for the excellent global city, highlighting the core functions of global cities in central activity area" which is proposed in "Shanghai Master Plan (2016-2040)". ..The applicant is now an expert of the Shanghai Municipal Committee of Urban Space and Style Protection and one of the committee members of the Academic Committee of Industrial Architecture Heritage in Architectural Society of China. Team led by the applicant has participated in the project of "open space connection on both sides of the Huangpu River". Through these practice, the team has accumulated lots of historical materials and renovation practice results and initially formed the strategy of "explore on the site, open and integration, green and ecological, renovation through history"...The expected results of this research are as follows: .1. Historical level: Research of both the history of the waterfront industrial heritage corridors and the status quo of industrial heritage. Set up the evaluation system of waterfront industrial heritage protection and renovation; .2. Social level: Analysis on both public activities and crowd composition, to improve the technical means to realize the "safety, ecology, wisdom" of waterfront open corridors..3. Space level: Establish strategies and methods for the protection and renovation of urban waterfront industrial heritage corridors.

滨水工业文化遗产廊道从生产岸线向生活岸线的转型研究,是当前中国城市转型中的迫切需求与重要任务。例如见证了上海百年工业发展历程的黄浦江两岸既有生产岸线已经或正在转变成为开放共享的生活岸线,以响应上海市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提出的“打造卓越的全球城市,突出中央活动区的全球城市核心功能”的发展目标。申请人现担任上海市规委会城市空间与风貌保护专家及中国建筑学会工业建筑遗产学术委员会委员,率团队参与了“黄浦江两岸公共空间贯通开放工程”,掌握并积累了大量史料与更新实践成果,初步形成了“场所挖掘、开放融合、绿色生态、向史而新”的策略。本课题研究成果预计:1.历史层面:对滨水工业遗产廊道的历史文脉和既有工业遗产的现状研究,架构滨水工业遗产保护和更新的评价体系;2.社会层面:对公共活动的需求和人群分析,完善滨水开放廊道“安全、生态、智慧”的技术手段;3.空间层面:建立城市滨水工业文化遗产廊道保护更新策略与方法。

项目摘要

滨水工业文化遗产廊道从生产岸线向生活岸线的转型研究,是当前中国城市转型中的迫切需求与重要任务。本课题以建构滨水工业文化遗产廊道从生产岸线向生活岸线的转型的设计方法和技术体系展开研究。.以上海滨江工业文化遗产廊道为具体研究对象,主要围绕三点内容进行研究,包括:1)城市滨水工业遗产综合诊断评估体系的建立;2)城市滨水工业遗产更新改造的相关技术手段; 3)文化滞差视域下的城市工业遗产改造更新实践模式。.本研究主要得出以下成果:1)对滨水工业遗产廊道的历史文脉和既有工业遗产现状的研究,架构了滨水工业遗产保护和更新的评价体系,归纳出一套相对客观全面的既有城市工业区功能转型提升要素、前期诊断五大向度与后期评估五大方向及适应类型。2)以杨浦滨江南段公共空间为例,完善了既有建筑拆改与复合利用、屋面种植和垂直绿化、雨水花园生态修复等关键技术手段。其中绿之丘以丘陵城市理论为依托,通过“线切割技术”在尽量保留原有结构框架体系的基础上比对性地建构全新的复合使用体系,在土地复合利用方面做出了有效的探索;怡和纱厂雨水花园项目成为上海践行海绵城市理念的示范点和展示点;3)结合工程实践,提出城市滨水工业遗产更新改造中缩短文化滞差的实践模式,挖掘了工业遗产更新的“文化滞差”现象和成因规律,基于前策划及后评估理论对产生此现象的阶段进行了分析研究,从而创新性地提出了缩短“文化滞差”的更新实践模式,从制度响应、设计整合、运营传播三个方面构建了完整的研究框架体系。.本课题将理论研究与设计实践相结合,指导博士论文2篇,指导相关硕士论文9篇(其中标注受本基金支持的5篇);发表相关期刊及会议论文23篇(其中标注受本基金支持的8篇);获省部级以上奖22项;完成《涤岸之兴-上海杨浦滨江南段滨水公共空间的复兴》研究报告1份;完成专著2本。形成了产学研一体的全过程研究,对同类型的工程形成了指导和示范效应,取得了丰硕的理论及实践成果。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涡度相关技术及其在陆地生态系统通量研究中的应用

涡度相关技术及其在陆地生态系统通量研究中的应用

DOI:10.17521/cjpe.2019.0351
发表时间:2020
2

氟化铵对CoMoS /ZrO_2催化4-甲基酚加氢脱氧性能的影响

氟化铵对CoMoS /ZrO_2催化4-甲基酚加氢脱氧性能的影响

DOI:10.16606/j.cnki.issn0253-4320.2022.10.026
发表时间:2022
3

基于LASSO-SVMR模型城市生活需水量的预测

基于LASSO-SVMR模型城市生活需水量的预测

DOI:10.19679/j.cnki.cjjsjj.2019.0538
发表时间:2019
4

坚果破壳取仁与包装生产线控制系统设计

坚果破壳取仁与包装生产线控制系统设计

DOI:10.19554/j.cnki.1001-3563.2018.21.004
发表时间:2018
5

水氮耦合及种植密度对绿洲灌区玉米光合作用和干物质积累特征的调控效应

水氮耦合及种植密度对绿洲灌区玉米光合作用和干物质积累特征的调控效应

DOI:10.3864/j.issn.0578-1752.2019.03.004
发表时间:2019

章明的其他基金

批准号:39470364
批准年份:1994
资助金额:6.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21262017
批准年份:2012
资助金额:50.00
项目类别: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城市景观功能协调的空间途径——以两岸典型城市为例

批准号:40601001
批准年份:2006
负责人:张小飞
学科分类:D0105
资助金额:16.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2

城市生态-生产-生活空间交互耦合机理与优化模拟:以深圳市为例

批准号:41501175
批准年份:2015
负责人:李广东
学科分类:D0109
资助金额:20.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3

基于景观生态过程分析的城市综合生态风险评价——以两岸典型城市为例

批准号:41671180
批准年份:2016
负责人:张小飞
学科分类:D0105
资助金额:66.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4

基于复杂系统理论的城市河流廊道对城市景观格局的影响机制研究——以成都平原城市为例

批准号:51608449
批准年份:2016
负责人:张健
学科分类:E0802
资助金额:20.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