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通信系统对通信容量的追求是永无止境的,工作于时域或频域的超宽带系统具有多功能、大通信容量等诸多优点,是当前国际学术界和工业界的研究热点之一。但是这些系统的性能无不受到天线的约束,如何实现可用于定向通信系统的超宽带天线更是极富挑战性的研究课题,而背腔式天线则是解决这一问题的良好备选者。本项目包括以下三个主要研究内容:圆极化超宽带背腔式天线研究;恒定增益和恒定口径的超宽带背腔式天线研究;背腔式天线小型化技术研究。本项目将在我们前期的研究基础上,通过理论分析、电磁仿真和实验研究等手段,对超宽带背腔式天线进行更系统的研究,探索各种宽带圆极化技术,分析口径场分布规律并探索口径场分布的控制技术,同时探索以人工电磁材料加载的方式实现天线小型化的途径。本项目的实施不但可以提供高性能的定向超宽带天线解决方案,也可以为其他类型的天线宽带化、小型化等问题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和设计思想。
项目的预期成果及完成情况汇总:.1. 多个背腔式天线样品,包括超宽带圆极化背腔式天线、恒定增益的圆极化和线极化背腔式天线、恒定口径的圆极化和线极化背腔式天线,以及多个小型化的背腔式天线;.完成情况:见2012、2013、2014年度“研究进展报告”。.2. 在主流学术期刊及会议上发表 10 篇以上的高质量论文,SCI 收录 8 篇以上;.完成情况:见第二部分“SCI收录的期刊论文”、第三部分“EI收录的期刊论文”和第部分“国际会议论文”。项目执行期间,共发表SCI收录论文24篇(含已录用,第一作者10篇),EI收录论文1篇,发表/录用国际会议论文17篇(第一作者9篇)。.3. 申请中国发明专利与实用新型专利 3-5 项;.完成情况:见第五部分“申请中国发明专利与实用新型专利”情况。共申请发明专利5项,其中已授权1项;申请实用新型专利1项(已授权)。.4. 培养博士生 1 名和硕士研究生 3 名;.完成情况:见第六部分“人才培养情况”,共培养研究生合计10人,博士研究生3人。.5. 新技术研究报告。.完成情况:见2012、2013、2014年度“研究进展报告”。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农超对接模式中利益分配问题研究
基于 Kronecker 压缩感知的宽带 MIMO 雷达高分辨三维成像
基于LBS的移动定向优惠券策略
冲击电压下方形谐振环频率选择超材料蒙皮的沿面放电长度影响因素研究
4PAM-FTN大气光传输系统在弱湍流信道中的误码性能
新一代宽带移动通信系统中的智能天线关键技术研究
循环分级式宽带无线通信智能天线系统
基于分布式天线系统的绿色通信技术研究
分布式天线移动通信系统的能效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