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作物生产可持续性评估的碳、氮、水足迹集成分析

基本信息
批准号:41501569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资助金额:20.00
负责人:程琨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南京农业大学
批准年份:2015
结题年份:2018
起止时间:2016-01-01 - 2018-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刘晓雨,岳骞,王建青,胡昊
关键词:
模型模拟情景分析生态足迹农田生态系统生态系统服务
结项摘要

Ecosystem service could be affected by agricultural activities through carbon, nitrogen and water cycling in soil; however, faultless ecosystem service is indispensable for agricultural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under global climate change. Carbon, nitrogen and water footprint were developed to quantify the impact of human activities on ecosystem and environment in recent years. In this project, a methodology of carbon, nitrogen and water footprint quantification will be developed to evaluate crop production sustainability. A case study will be conducted to compare the differences of carbon, nitrogen and water footprint between typical management pattern and improved management patterns in main cropping systems, and the reasons why these differences occur will be also explored. Integrating analysis will be employed to quantify the impact of crop production on ecosystem and environment from greenhouse effect, nitrogen loss and water consumption and their relative contributions. The innovation of this project is the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of the impact of agricultural management on sustainability of crop production through the integrating analysis of carbon, nitrogen and water footprint. This project will provide the scientific basis on practice selection and policy-making for agricultural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农业生产活动通过土壤的碳、氮、水循环影响着生态系统服务,而完善的生态系统服务是气候变化背景下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碳、氮、水足迹是近年来发展的量化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影响的重要指标。本项目拟采用统计计量和模型模拟相结合的方法,开发适用于评价作物生产对农业发展可持续性影响的碳、氮、水足迹计量方法;并以主要种植制度为例,研究常规管理和优化管理模式下作物生产碳、氮、水足迹特征及其差异,挖掘引起差异的关键因子;采用集成分析手段从温室效应、氮素损失和水资源消耗三个方面量化作物生产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及其相对贡献。项目创新之处在于通过碳、氮、水足迹集成分析来综合评估农业管理对作物生产可持续性的影响,研究结果可为农业可持续发展技术选择和政策制定提供理论依据和科学参考。

项目摘要

农业生产活动在为人类提供食物的同时,也通过土壤的碳、氮、水循环影响着生态和环境,如何在生产粮食的同时最大限度地减少生态环境风险进而达到作物的可持续生产是当前农业面临的重要挑战。碳、氮、水足迹是近年来发展的量化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影响的重要指标。本项目采用统计计量和模型模拟相结合的方法,开发了适用于评价作物生产可持续性的碳、氮、水足迹计量方法,并进一步基于环境风险评价方法发展了集成足迹计量方法,该方法可从温室效应、氮素损失和水资源消耗三个方面量化作物生产活动对生态环境的综合影响。然后,以代表中国9大陆地农业区的10个野外试验点位为例,量化了当前我国主要种植制度作物生产的碳氮水足迹及其构成要素的相对贡献,对比分析了常规管理和优化管理模式下作物生产碳、氮、水足迹特征及其差异,探讨了作物生产可持续管理的可能性。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生物质炭施用可以显著降低水稻和玉米生产碳足迹平均约28.75和33.26 t CO2-eq ha-1,其中主要由土壤固碳和生物质炭生产过程生物气循环利用所贡献;2,对比了DAYCENT、DNDC、IPCC排放因子、线性回归模型四个模型对氧化亚氮排放的模拟效果,结果显示,与其它模型相比,DAYCENT模型对中国农田氧化亚氮排放的模拟效果最好;研究还发现,DAYCENT模型对未施肥条件下产量和氧化亚氮排放模拟有较大偏差,未来应关注不施肥下模型算法的提升;3,对10个代表性试验点的碳氮水足迹分析表明,碳氮水足迹存在较大的空间变异,且三者间存在此消彼长的特征。总体来看,稻作系统的集成足迹略高于旱作系统,主要是由于稻作系统的碳足迹较高导致的,且两大系统对生态环境的风险主要是由于对水资源的消耗导致的;4,对我国水稻、小麦、玉米生产的碳氮水足迹进行了初步量化,并分析了水稻生产碳氮水足迹的空间分布特征。项目研究成果可为农业可持续发展技术选择和政策制定提供科学参考,未来研究应关注适宜于中国农田特征的排放因子的开发和模型的优化。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玉米叶向值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玉米叶向值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DOI:
发表时间:
2

正交异性钢桥面板纵肋-面板疲劳开裂的CFRP加固研究

正交异性钢桥面板纵肋-面板疲劳开裂的CFRP加固研究

DOI:10.19713/j.cnki.43-1423/u.t20201185
发表时间:2021
3

硬件木马:关键问题研究进展及新动向

硬件木马:关键问题研究进展及新动向

DOI:
发表时间:2018
4

基于SSVEP 直接脑控机器人方向和速度研究

基于SSVEP 直接脑控机器人方向和速度研究

DOI:10.16383/j.aas.2016.c150880
发表时间:2016
5

小跨高比钢板- 混凝土组合连梁抗剪承载力计算方法研究

小跨高比钢板- 混凝土组合连梁抗剪承载力计算方法研究

DOI:10.19701/j.jzjg.2015.15.012
发表时间:2015

程琨的其他基金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黄河流域作物生产水足迹时空演变与尺度效应研究

批准号:51809215
批准年份:2018
负责人:卓拉
学科分类:E0901
资助金额:20.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2

吉林省农作物生产水足迹热点区识别及调控研究

批准号:41571526
批准年份:2015
负责人:秦丽杰
学科分类:D0112
资助金额:6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3

基于碳平衡分析的城镇化可持续性评估方法研究

批准号:41301647
批准年份:2013
负责人:郭茹
学科分类:D0112
资助金额:23.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4

蚯蚓对农田土壤碳氮转化、平衡及作物生产力的影响

批准号:30370286
批准年份:2003
负责人:胡锋
学科分类:C0302
资助金额:21.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