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折射波研究南海北部潮汕坳陷中生代地层速度

基本信息
批准号:40876027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资助金额:46.00
负责人:阎贫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
批准年份:2008
结题年份:2011
起止时间:2009-01-01 - 2011-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陈建明,王彦林,张辉,吕修亚,郑红波
关键词:
常规多道地震岩石物性折射波速度中生界潮汕坳陷
结项摘要

位于南海北部陆坡的潮汕坳陷残留了巨厚的中生代沉积地层,被认为是我国海区实现中生界油气发现的有利区域。然而近年针对该区中生界油气实施的钻探却没有获得预期的发现。潮汕坳陷地区水深较小,新生界较薄,中生界埋藏浅,常规多道反射地震记录受到来自中生界强烈的多次波和折射波干扰,反射波速度谱能量分散,拾取困难,地震速度质量差,反射震相模糊。地震速度不仅是地下构造成像处理的关键参数,也是地下岩性评判的重要物理参数。常规反射速度质量问题制约了对潮汕坳陷中生代地层的认识和油气评价。本项目将利用潮汕坳陷地区常规多道反射记录的折射波,通过程编计算,获取高质量地震速度,结合钻探和其它资料分析中生界上部的物性及含油气岩性条件。本项目从常规反射处理中通常舍弃的折射波中挖掘有效信息,探求常规反射资料利用的新思路。由此获得的高精度速度将深化对研究区中生界物性认识,不仅对油气勘探,也将对区域构造演化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项目摘要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自然灾难地居民风险知觉与旅游支持度的关系研究——以汶川大地震重灾区北川和都江堰为例

自然灾难地居民风险知觉与旅游支持度的关系研究——以汶川大地震重灾区北川和都江堰为例

DOI:10.12054/lydk.bisu.148
发表时间:2020
2

地震作用下岩羊村滑坡稳定性与失稳机制研究

地震作用下岩羊村滑坡稳定性与失稳机制研究

DOI:10.16285/j.rsm.2019.1374
发表时间:2020
3

混采地震数据高效高精度分离处理方法研究进展

混采地震数据高效高精度分离处理方法研究进展

DOI:10.3969/j.issn.1000-1441.2020.05.004
发表时间:2020
4

极区电离层对流速度的浅层神经网络建模与分析

极区电离层对流速度的浅层神经网络建模与分析

DOI:10.6038/cjg2022p0255
发表时间:2022
5

巴东组泥岩水作用的特征强度及其能量演化规律研究

巴东组泥岩水作用的特征强度及其能量演化规律研究

DOI:10.13722/j.cnki.jrme.2019.0654
发表时间:2020

阎贫的其他基金

批准号:91328205
批准年份:2013
资助金额:300.00
项目类别:重大研究计划
批准号:91855101
批准年份:2018
资助金额:73.00
项目类别:重大研究计划
批准号:40376012
批准年份:2003
资助金额:28.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49504055
批准年份:1995
资助金额:9.5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41376062
批准年份:2013
资助金额:87.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南海新生代沉积地层的地震折射波研究

批准号:41176056
批准年份:2011
负责人:张宝金
学科分类:D0603
资助金额:73.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2

南海中、北部地震地层模式与海平面变动

批准号:49176268
批准年份:1991
负责人:金翔龙
学科分类:D0603
资助金额:6.5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3

满加尔坳陷北部早古生代中晚期沉积-物源体系及其构造动力学控制因素

批准号:41402106
批准年份:2014
负责人:董顺利
学科分类:D0206
资助金额:24.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4

南海西北部陆坡区深水凹陷裂陷结构与发育机制研究

批准号:40876026
批准年份:2008
负责人:孙珍
学科分类:D0603
资助金额:42.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