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面与原子或离子的相互作用有重要的物理应用,如在聚变等离子体中离子-腔壁相互作用的控制,离子蚀刻,表面分析,原子芯片等。表面和微腔对其附近的原子或离子的影响有原子轨道的杂化,能级移动,共振电子转移,电离与中和等。一般来说,这类系统难于用严格的量子力学解析方法加以求解, 而直接用量子数值方法,则超过了目前的计算能力。半经典方法提供了一个可行的工具,并为经典量子对应提供了一个桥梁。本项目强调用半经典理论的最新成果,初值变量表示法(IVR)和Bohmian力学的数值方法等,对界面附近的负离子的光剥离过程,如金属表面和介质表面附近的离子的吸收谱,光剥离光电子谱,量子阱中的电子和离子动力学,表面附近和微腔中的相干原子波的量子反射和分数回归现象等进行解析和数值研究。同时考虑受限体系,如纳米管和笼状分子中的光剥离过程。分析用光剥离显微镜研究固体表面的可能性。
本课题组系统地开展了离子在界面和受限体系中的光剥离过程研究,对其物理机制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具体有:1.研究了场发射共振态与光剥离电子的相互作用。2..研究了氢负离子在氦表面的光剥离过程。3.研究的带隙金属表面的离子的光剥离过程。4.研究了电场中的氢原子在氦表面的时域谱。5.利用离子的光剥离谱,提出了一种可能用于探测表面的方法。6. 用格林函数法研究的C60 中的光剥离过程,解析推导了截面公式。还开展了生物大分子如DNA与离子和中性凝聚剂的相互作用;生态系统中的带等级的循环竞争过程。本课题共培养毕业了一名博士研究生,9名硕士研究生。负责人应邀2次在国际学术会议做报告,2次国内会议报告。已经发表SCI论文11篇,EI会议论文2 篇。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一种光、电驱动的生物炭/硬脂酸复合相变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
主控因素对异型头弹丸半侵彻金属靶深度的影响特性研究
气相色谱-质谱法分析柚木光辐射前后的抽提物成分
城市轨道交通车站火灾情况下客流疏散能力评价
基于协同表示的图嵌入鉴别分析在人脸识别中的应用
离子阱中的光剥离过程
镜像电荷和外场对负离子光剥离截面影响的研究
高剥离态离子中的原子物理过程研究
表面等离激元微腔实现及光与受限体系的强耦合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