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庭湖区自然野化麋鹿种群增长机制和行为适应

基本信息
批准号:31071946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资助金额:34.00
负责人:杨道德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批准年份:2010
结题年份:2013
起止时间:2011-01-01 - 2013-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王德良,李家湘,张志强,曹铁如,宋玉成,傅祺,邹师杰,胡明行,张伟
关键词:
行为适应麋鹿自然野化种群种群增长迁移扩散
结项摘要

物种重引入的最终目标是恢复长期自我维持的自然野化种群,而种群增长能力和对新生境行为适应能力是决定最终目标能否实现的关键因素。1998年长江洪灾导致湖北石首麋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围栏内的部分麋鹿外逸到野外,最终在洞庭湖区形成了多个自然野化麋鹿小种群。自2000年10月以来,申请者通过连续的实地调查与种群监测,发现这些自然野化麋鹿种群已具有明显的迁移扩散等行为适应,且这些自然野化麋鹿的种群年均增长率高于保护区内的散放麋鹿种群。本项目拟比较自然野化麋鹿种群与保护区内的散放麋鹿种群,研究洞庭湖区自然野化麋鹿种群在人类高强度活动影响下的种群增长、迁移扩散特征、对新生境行为适应、生境选择等,探讨自然野化麋鹿种群增长机制、迁移扩散等行为适应机制等,其研究结果将有利于洞庭湖区自然野化麋鹿种群的长期自我维持和就地保护,为我其它国濒危物种人工圈养种群的野化放归项目提供实践指导。

项目摘要

结题摘要.麋鹿是中国特有的大型有蹄类动物,1985年被重引入中国。目前对其自然野化种群的行为生态学研究较少,为了进一步了解洞庭湖区自然野化麋鹿种群的行为与生态。2011年1月-2013年12月,我们对洞庭湖区自然野化麋鹿种群的增长机制和行为适应机制进行了研究。首先,我们对洞庭湖区自然野化麋鹿种群和湖北石首麋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围栏内散养麋鹿种群的种群增长机制进行了对比研究,阐述了在不同生存状态下的麋鹿种群增长趋势,并且探讨了种群密度制约对种群发展的影响。其次,我们对自然野化麋鹿种群的迁移扩散行为、生境选择行为、发情期群主行为等进行了研究。最后,我们通过统计分析,获得以下研究结果:.(1)洞庭湖区自然野化麋鹿的种群发展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稳定增长期(1998-2005年)、波动期(2006-2010年)和缓慢增长期(2011年至今);种群密度制约是影响自然野化麋鹿种群增长的长期因素。湖北石首麋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围栏内散养麋鹿种群发展过程可分四个阶段:即稳定增长期(1993-1997年)、快速增长期(1999-2006年),缓慢增长期(2007-2009年)和第二次缓慢增长期(2011至今)。.(2)洞庭湖区自然野化麋鹿的迁移扩散采用踏脚石扩散策略,种群密度、洪水、人类干扰和环境变化是导致自然野化麋鹿扩散的主要原因。自然野化雄性麋鹿较雌性麋鹿更倾向于发生扩散,且扩散距离和扩散频次均高于雌性,表明已适应野外环境,正逐步恢复野性。.(3)影响自然野化麋鹿种群冬季生境选择的主要因子有食物丰富度、植被盖度和隐蔽度。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影响自然野化麋鹿微生境选择的决定因子是食物因子、温度因子和舒适因子。.(4)发情期自然野化麋鹿群主在追雌、驱雄、吼叫、挑草、挑泥和爬跨等行为的发生频次上均高于自然保护区内的散养麋鹿。发情期麋鹿群主在不同生存状态下的行为差异表明:洞庭湖区自然野化麋鹿种群的繁殖行为发生了变化,已进一步适应野外环境,正在逐步恢复野性。人为活动干扰和长江汛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洞庭湖区自然野化麋鹿繁殖行为的表达。.本课题的研究结果对我国麋鹿野外放归和自然野化麋鹿种群的保护与管理具有重要的意义。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自然灾难地居民风险知觉与旅游支持度的关系研究——以汶川大地震重灾区北川和都江堰为例

自然灾难地居民风险知觉与旅游支持度的关系研究——以汶川大地震重灾区北川和都江堰为例

DOI:10.12054/lydk.bisu.148
发表时间:2020
2

面向云工作流安全的任务调度方法

面向云工作流安全的任务调度方法

DOI:10.7544/issn1000-1239.2018.20170425
发表时间:2018
3

TGF-β1-Smad2/3信号转导通路在百草枯中毒致肺纤维化中的作用

TGF-β1-Smad2/3信号转导通路在百草枯中毒致肺纤维化中的作用

DOI:10.13692/ j.cnki.gywsy z yb.2016.03.002
发表时间:2016
4

生物炭用量对东北黑土理化性质和溶解有机质特性的影响

生物炭用量对东北黑土理化性质和溶解有机质特性的影响

DOI:10.19336/j.cnki.trtb.2020112601
发表时间:2021
5

动物响应亚磁场的生化和分子机制

动物响应亚磁场的生化和分子机制

DOI:10.13488/j.smhx.20190284
发表时间:2019

杨道德的其他基金

批准号:31472021
批准年份:2014
资助金额:85.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洞庭湖区东方田鼠种群特性和成灾原因研究

批准号:39170136
批准年份:1991
负责人:陈安国
学科分类:C0304
资助金额:3.6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2

环洞庭湖区东方田鼠种群变化与迁徙数值模拟研究

批准号:51009129
批准年份:2010
负责人:黄国鲜
学科分类:E1009
资助金额:20.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3

麋鹿繁殖计策的行为内分泌机制及其在种群复壮中的生殖贡献

批准号:31070348
批准年份:2010
负责人:李春旺
学科分类:C0302
资助金额:36.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4

洞庭湖区江滩钉螺空间分异规律研究

批准号:40971038
批准年份:2009
负责人:秦建新
学科分类:D0103
资助金额:47.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