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领时期台湾府县城市所见之中国传统地方城市规划通则与变法研究

基本信息
批准号:51608292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资助金额:20.00
负责人:孙诗萌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清华大学
批准年份:2016
结题年份:2019
起止时间:2017-01-01 - 2019-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贺从容,辛惠园,黄华青,王牧洲,宋雨,祁盈
关键词:
山水格局城市选址规划理论文教环境风水
结项摘要

The large-scale land development and city construction in Taiwan started from Qing Dynasty. In the 211 years of Qing’s domination from 1684 to 1895, 16 prefecture and county cities were planned and built up on the island. These planning activities followed the official planning system for prefecture and county level cities, and employed prevailing planning theory and method of that time, so that these built cities showed the general feature of local political cities of Qing dynasty. At the same time, some kinds of adjustments were inevitably made to the general theories and rules when facing various natural environment and local conditions on the new island. This shows the flexibility of the traditional planning system. In this research, the 16 cities’ planning process and its spatial outcome will be systematically examined and quantificationally analyzed, so as to summarize the basic planning procedures, leading group, and the primary theory and method for six major procedures (including: city site selection, scale and wall shape decision, official building and facilities layout, Shanshui pattern construction, cultural and educational environment construction, and landscape system construction) for prefecture and county level cities. Then, comparative study of cases from different stage in Taiwan, and between Taiwan and other comparable region in mainland china, will be conducted to examine the adjustment of general theory, focusing on its level, range, and influencing factors.

台湾的大规模开发和府县城市营建始于清代,自康熙二十三年(1684)清领至光绪二十一年(1895)割日的211年间,台湾共新建16座府州县厅城市。它们的选址规划完全遵循当时府县城市规划的基本制度,采用通行的一套理论与方法,反映出清代地方府县城市规划的一般特征。与此同时,规划实践中面对具体环境与现实问题也不可避免地对通则性理论有所调整,反映出这一规划体系的应变与坚持。本研究通过对16座府县城市规划历程的系统梳理和对规划结果的定量分析,总结其规划的基本程序、参与群体,以及六个主要规划阶段(城市选址、规模确立与筑城、官方设施布局、山水格局建构、文教环境建构、景观体系建构等)依据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在此基础上通过对台湾内部各期案例的纵向比较和台湾与大陆类似案例的横向比较,考察通则之变法的发生过程、表现层面和幅度以及影响因素。本研究主要采用一套针对府县城市的规划事件与空间定量分析方法。

项目摘要

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至光绪二十一年(1895)间,台湾的行政建置从1府3县发展至3府1直隶州11县4厅,并成为清代中国第20个行省。在此两百余年间,台湾共规划建设起16座府州县厅城市,其中除台南府城外全部为全新选址、规划、建设。这些规划建设由大陆渡台官员和技术人员主持,遵循着清代地方城市营建的基本制度与理念方法。因此,从清代台湾的城市案例,不仅能透视中华帝国晚期地方城市规划设计之通则,也能发现这一规划体系适应特定地域条件、时代需求之变法。.本研究以清代台湾城市为主要案例,研究帝国晚期地方城市规划设计之理论与方法。研究分解为五个专题,分别涉及清代台湾城市史研究综述、台湾省城个案研究、台湾地方城市群体研究、研究方法总结、比较案例研究等范畴。研究中,(1)对海峡两岸的清代台湾城市史研究进展进行了梳理、总结与比较,并对该领域的深化议题进行展望;(2)重点发掘了清末台中省城与台北府城在中国城市规划建设史上的独特价值,并基于同时代、同地域比较而论述这两座城市的规划设计在中国传统城市规划设计体系中的典型性与特殊性;(3)详细考察了清代台湾16座府州县厅城市的空间构成,重点研究地方城市中治署、官学、城垣、坛庙四类空间要素的营建历程及时序,并解读其背后原因与理念;(4)基于台湾及其它案例研究,尝试总结中国古代地方城市规划设计研究的核心概念、基本命题、与路径方法;着重探索基于识别历史城市“定基”“定形”时间的“统一时空坐标系”研究方法;(5)结合相关案例开展了地区人居演进史及地方城市规划设计史的比较研究。.本研究相关成果已在《建筑学报》《城市发展研究》等核心期刊发表论文4篇;在UIA等国内外学术会议发表会议论文4篇,并作主旨报告1次、学术报告3次;出版相关学术专著1部。本研究成果有助于加深对清代台湾城市及其在中国城市规划体系中独特价值的认知,并对部分地方城市的历史文化价值发掘与保护规划工作提供了直接帮助。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涡度相关技术及其在陆地生态系统通量研究中的应用

涡度相关技术及其在陆地生态系统通量研究中的应用

DOI:10.17521/cjpe.2019.0351
发表时间:2020
2

论大数据环境对情报学发展的影响

论大数据环境对情报学发展的影响

DOI:
发表时间:2017
3

中国参与全球价值链的环境效应分析

中国参与全球价值链的环境效应分析

DOI:10.12062/cpre.20181019
发表时间:2019
4

居住环境多维剥夺的地理识别及类型划分——以郑州主城区为例

居住环境多维剥夺的地理识别及类型划分——以郑州主城区为例

DOI:10.11821/dlyj201810008
发表时间:2018
5

地震作用下岩羊村滑坡稳定性与失稳机制研究

地震作用下岩羊村滑坡稳定性与失稳机制研究

DOI:10.16285/j.rsm.2019.1374
发表时间:2020

孙诗萌的其他基金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城市与城市规划比较研究

批准号:58770361
批准年份:1987
负责人:吴良镛
学科分类:E0801
资助金额:2.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2

中国当代城市规划体系与思想的形成研究:以苏联专家和"一五"时期为切入点

批准号:51108324
批准年份:2011
负责人:侯丽
学科分类:E0802
资助金额:25.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3

中国本土近现代城市规划形成的研究――以清末民初地方城市建设与规划为主(1908-1926)

批准号:51408533
批准年份:2014
负责人:傅舒兰
学科分类:E0801
资助金额:25.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4

中国传统城市的“人居环境“思想与建设实践

批准号:50378038
批准年份:2003
负责人:田银生
学科分类:E0802
资助金额:2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