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白光LED为核心的固态照明光源被称为第四代照明光源或绿色光源,是21世纪最具有发展前景的高新技术领域之一。我国的LED产业起步较晚,国内LED产业在市场规模和技术方面都与欧美国家存在着相当大的差距,开展LED应用基础和关键技术研究对推动我国LED产业的快速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项目首先将探明消除薄膜中的裂痕和孔洞、降低因晶格失配等问题引入的界面缺陷的解决方案,选取与ZnO/GaN异质结晶格常数匹配、禁带宽度较大、电子亲和势较小的插入层材料,制备ZnO/插入层/GaN多层结构,系统地研究不同插入材料及参数对ZnO/GaN基PIN型LED的薄膜质量、载流子输运、复合性质及发光特性的影响,探索提高ZnO/GaN基PIN型LED电致发光效率的最佳插入材料及制备参数,建立合理的PN结能带模型,阐释ZnO/GaN基PIN型LED的载流子复合特性及发光特性的机理。
研究工作结合脉冲激光沉积技术(PLD)和水热合成法在p-GaN衬底表面上制备了ZnO薄膜和ZnO纳米棒以及不同的界面阻挡层材料,构造了n-ZnO/p-GaN基异质结LED器件,研究了不同阻挡层材料和ZnO纳米结构对ZnO/GaN基PIN型LED的载流子输运、复合性质及发光特性的影响,利用PN 结能带模型阐释了n-ZnO/p-GaN 基 LED 的载流子复合及发光机制。 .本项目研究取得了如下主要进展: .(1) 高质量ZnO薄膜及ZnO纳米结构的生长及其结构、形貌研究:在不同实验条件下,利用 PLD技术和水热合成法生长了ZnO薄膜和ZnO纳米棒阵列,分别研究了衬底温度、氧气压强和退火温度对 ZnO 薄膜形貌、结构、异质结界面特性及发光特性的影响,以及ZnO薄膜种子层对ZnO纳米棒的结构、取向、界面特性和光电性质的影响,为制备高质量n-ZnO/p-GaN基PIN结LED原型器件奠定了基础。.(2) 为了限制电子从ZnO向GaN的注入实现ZnO的光发射,利用PLD技术制备了不同界面阻挡层的n-ZnO/p-GaN基PIN型异质结LED,研究了不同阻挡层材料对LED器件的载流子输运、复合性质及发光特性的影响。本研究中使用了MgO、AlN、ZnS、Ga2O3及i-ZnO等宽禁带半导体材料作为电子阻挡层,研究了不同的阻挡层对电子和空穴的限制作用,探讨了不同插入层对器件的载流子输运与复合发光性质的不同影响,并分析了载流子复合机制。.(3) 利用水热合成法在p-GaN薄膜表面上制备不同界面结构的ZnO纳米棒阵列,研究ZnO纳米棒的量子限制效应对ZnO纳米棒/p-GaN基LED的电输运性质和发光性质的影响。直接在 p-GaN表面上制备ZnO 纳米棒阵列构造的n-ZnO/p-GaN异质结LED器件在反向电压下表现出较强的白光发射,而在p-GaN表面上生长一层ZnO种子层后制备ZnO纳米棒阵列时,ZnO纳米棒/i-ZnO/p-GaN器件的电致发光则为紫外-蓝光发射。 .(4) 在具有多量子阱结构的GaN蓝光外延片表面生长取向高度一致的ZnO纳米棒阵列,发现ZnO纳米棒对器件发光具有明显的增强效应。.(5) 采用PLD技术在p-GaN衬底上沉积n-ZnO薄膜,构造n-ZnO/p-GaN异质结型紫外光电探测器,研究了器件的光谱响应特性,发现该探测器件对364nm附近的紫外光有较强的选择性。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农超对接模式中利益分配问题研究
特斯拉涡轮机运行性能研究综述
基于细粒度词表示的命名实体识别研究
基于图卷积网络的归纳式微博谣言检测新方法
地震作用下岩羊村滑坡稳定性与失稳机制研究
GaN/ZnO基LED关键材料的生长、发光及载流子复合特性研究
大电流注入下GaN基LED中缺陷和异质界面载流子复合瞬态响应特性研究
硅衬底GaN基HEMT器件中缺陷及其对2DEG载流子输运特性影响机理研究
高注入下GaN基紫光激光器的载流子输运及复合机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