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成了蚕豆叶绿体atPE基因的克隆、测序和表达。将编码ATP酶ε亚基的蚕豆和玉米叶绿体atpE基因分别在大肠杆菌中大量表达,经重新折叠、纯化的两种表达的ε亚基分别与来自蚕豆、玉米和菠菜的CF1(-ε)重组,发现它们在抑制CF1—ATP酶水解ATP、阻塞质子通道以及促进光合磷酸化ATP合成方面均有明显差别。对此两种ε亚基蛋白进行了圆二色性(Circular Dichroism)分析,结果也表明两种ε亚基在二级结构组成上有所不同。玉米叶绿体ATP合酶ε亚基的α-螺旋的比例小于蚕豆的,而其β-折叠的比例却大于蚕豆的。发表的论文发表一篇被日本PRF/LITDB收录,号码为501237。受第11届国际光合作用大会主席的邀请,此项目部分结果曾在大会中报告。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DeoR家族转录因子PsrB调控黏质沙雷氏菌合成灵菌红素
水氮耦合及种植密度对绿洲灌区玉米光合作用和干物质积累特征的调控效应
山核桃赤霉素氧化酶基因CcGA3ox 的克隆和功能分析
In situ construction of hybrid Co(OH)2 nanowires for promoting long-term water splitting
精子相关抗原 6 基因以非 P53 依赖方式促进 TRAIL 诱导的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细胞凋亡
蚕豆叶绿体CF1亚基结构与能量转换的分子机理
叶绿体分子伴侣Cpn60亚基协作与功能分化调控
叶绿体NDH-H亚基同工型与抗逆性的关系
叶绿体能量转换过程CF0,CF1中H通道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