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山废弃地生态修复的人工土壤性能及其环境效应研究

基本信息
批准号:40901282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资助金额:20.00
负责人:张鸿龄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沈阳大学
批准年份:2009
结题年份:2012
起止时间:2010-01-01 - 2012-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王岩,于荣丽,罗庆,张品
关键词:
土壤改良环境效应采矿废弃地人工基质
结项摘要

采矿废弃地由于其破坏强度大(直接摧毁地表植被,压占和破坏大量土地)、影响范围广(大气、水体及土壤)、采矿活动持续时间长(废弃荒芜时间甚至超过几百年)等特点使其成为最难修复的一类特殊退化生态系统。长期以来,进行矿山废弃地的生态重建研究都是相关学科研究领域的热点和难点,而该难点的成败关键则主要是进行矿区破坏土壤的基质改良。采矿废弃地破坏土壤的基质改良实质就是通过添加一定的物质或者采取一定的措施提高破坏土壤的养分含量、保肥能力;改善矿地土壤的保水、持水能力;有效抑制土壤中有毒有害物质对植物生长的影响,从而保证植被再建过程中的成活率及后期植被的良性生长,最终使废弃地生态系统实现自行恢复并达到良性循环。本研究针对矿山废弃地特殊的立地条件,运用盆栽实验、模拟实验和各种先进的测试手段对修复基质的供肥能力、保水能力、植被生长影响、淋滤液潜在环境效应进行研究.本项研究成果大大丰富了退化生态系统修复理论。

项目摘要

基质改良是采矿废弃地生态修复成败的关键。本项目针对铁矿排岩场由大小不一的砂砾组成、没有自然土壤、保水性能差、植物所需的营养成分贫瘠、同时还含有限制植物生长的有毒有害物质等特殊的立地条件,以营养成分丰富的城市污泥、河道底泥、粉煤灰、锯木屑等固体废弃物配制的人工土壤做为修复基质,加快铁矿排岩场砂砾风化进程。通过室内模拟试验与现场试验从(1)人工基质的理化性能、肥力水平;(2)人工基质对植物生长影响;(3)人工基质淋滤性能及潜在危害;(4)人工基质应用于铁矿排岩场地修复的生态环境效应四个方面系统开展研究。发现城市固体废弃物是一类放错地方的“资源”,经合理配制后的人工基质性能较优,适宜于植物生长,且潜在环境危害较小,可用做铁矿排岩场废弃地生态修复基质。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中国参与全球价值链的环境效应分析

中国参与全球价值链的环境效应分析

DOI:10.12062/cpre.20181019
发表时间:2019
2

采用黏弹性人工边界时显式算法稳定性条件

采用黏弹性人工边界时显式算法稳定性条件

DOI:10.11883/bzycj-2021-0196
发表时间:2022
3

基于抚育间伐效应的红松人工林枝条密度模型

基于抚育间伐效应的红松人工林枝条密度模型

DOI:10.12171/j.1000–1522.20200057
发表时间:2021
4

连续视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残余散光对视觉质量的影响

连续视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残余散光对视觉质量的影响

DOI:10.3760/cma.j.cn112142-20210918-00435
发表时间:2022
5

基于TensorFlow的均质数字岩心渗透率预测方法及应用

基于TensorFlow的均质数字岩心渗透率预测方法及应用

DOI:
发表时间:2021

张鸿龄的其他基金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云南磷矿废弃地植被修复土壤质量演变机理研究

批准号:41361076
批准年份:2013
负责人:和丽萍
学科分类:D0701
资助金额:50.00
项目类别: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2

矿山废石场中优先流引发的生态环境效应

批准号:49873031
批准年份:1998
负责人:王一先
学科分类:D0707
资助金额:16.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3

人工鱼礁的生态环境效应研究

批准号:30471331
批准年份:2004
负责人:陈勇
学科分类:C1904
资助金额:21.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4

城市土壤质量演变及其生态环境效应

批准号:40235054
批准年份:2002
负责人:张甘霖
学科分类:D0716
资助金额:140.00
项目类别:重点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