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粗缩病是我国玉米产区的重要病害,可使植株显著矮化,雄穗小,果穗结实少,造成严重产量损失。培育抗病品种是解决病害的最有效途径,而这取决于对抗病遗传机制和抗源基础的认识。迄今有关抗粗缩病种质鉴定和遗传研究较少,且都是在自然诱发条件下进行的;虽然有抗粗缩病基因分子标记的研究,但尚无抗病基因定位报道。初步研究揭示我国玉米种质X178和黄早四对粗缩病的抗性由3对和2对主效基因加微效基因控制。本项目首先采用X178×B73和黄早四×掖107的F7-F9代重组近交系构建分子标记图谱,在接种条件下通过数量性状定位方法研究X178和黄早四抗粗缩病的基因数目、染色体位置、基因效应及与环境互作关系;其次通过构建抗感池和生物信息学手段,进一步精细定位主效抗病基因,发掘和制作紧密连锁的实用分子标记;再研究2个抗病系中抗病基因的关系。研究结果将为抗玉米粗缩病分子标记辅助育种和抗病种质改良提供理论依据。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玉米叶向值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DeoR家族转录因子PsrB调控黏质沙雷氏菌合成灵菌红素
粗颗粒土的静止土压力系数非线性分析与计算方法
伴有轻度认知障碍的帕金森病~(18)F-FDG PET的统计参数图分析
温和条件下柱前标记-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法测定枸杞多糖中单糖组成
抗玉米粗缩病基因的功能标记发掘
利用染色体片段置换系群体定位玉米粗缩病抗性基因
玉米抗粗缩病基因qMrdd2的克隆与功能分析
利用连锁-连锁不平衡联合作图挖掘玉米抗粗缩病优异等位基因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