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半导体微纳材料的图案化是分子电子学和微纳电子学集成化的关键。但先制备微纳线再进行图案化组装存在微纳线难于精确定位、无法确保微纳线与目标衬底的良好贴和、以及电极定位沉积困难等挑战性问题。同时有机材料在电子辐射和热辐射下存在着电学性能损伤,因此有机微纳材料图案化组装过程中还需要重点考虑确保后续无损伤地制备有机器件。为解决这些问题,申请者在前期工作的基础上,拟采用具有优良场效应性能的四硫富瓦烯(TTF)类有机小分子作为范例材料,通过液相法,原位组装同时具有可控取向、分立、超长、且与衬底完美贴合这四种形貌特征的图案化TTF微纳材料,并通过在此基础上的器件和器件阵列构筑,证实具有这类特征的图案化原位组装阵列适合无损伤有机器件制备,能够简化器件制备过程,有利于解决目前有机微纳器件制备困难的问题并获得高性能器件。
在项目经费支持下,圆满完成了预定研究目标,取得具体科研成果如下:.1、采用饱和气氛滴注法获得了高成功率、高结晶质量的四硫富瓦烯(TTF),二苯并四硫富瓦烯(DB-TTF),7,7,8,8-四氰基喹啉二甲烷(TCNQ)微纳晶线阵列。在此基础上,一步实现器件制备。相关结果发表在Synthetic Metals 198(2014) 248;.2、运用多滴滴注方法实现二苯并四硫富瓦烯微纳线取向阵列的可控生长,成功率高达94%。该方法均可以在Si,SiO2,玻璃,和柔性PET等不同衬底上实现。相关结果发表在Nanoscale 6(2014)1323。.3.通过气相过程原位生长获得了酞菁铜CuPc和氟代酞菁铜F16CuPc微纳单晶阵列。同时利用最容易生成的束状结构形貌,发展了一种普适的阵列制备方法,大量、高效地构造微纳单晶场效应晶体管。相关结果发表在Journal of Materials Chemistry C 2 (2014) 5667。.4.共计发表标注资助的研究SCI论文9篇。授权中国发明专利1项。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氟化铵对CoMoS /ZrO_2催化4-甲基酚加氢脱氧性能的影响
一种光、电驱动的生物炭/硬脂酸复合相变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
气相色谱-质谱法分析柚木光辐射前后的抽提物成分
温和条件下柱前标记-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法测定枸杞多糖中单糖组成
面向云工作流安全的任务调度方法
新型四硫富瓦烯类有机半导体材料的合成及性能研究
酞菁分子与四硫代富瓦烯分子的组装研究
四硫富瓦烯修饰环糊精的分子识别与组装
导电的四硫代富瓦烯类聚合物的合成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