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穴蜘蛛区系中古地中海成分的起源与多样性形成机制

基本信息
批准号:3127228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资助金额:85.00
负责人:李枢强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批准年份:2012
结题年份:2016
起止时间:2013-01-01 - 2016-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杨璐,张媛媛,赵庆源,吴成琼,杜娟,高彩霞
关键词:
古地中海洞穴蜘蛛多样性形成机制起源
结项摘要

Cave spiders have attracted the attention of evolutionary biologists because of their primitive characters and convergent evolution. Studying the adaptive characters and speciation of cave species is critical to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ir phylogeny and evolutionary history. In this project, we will collect specimens of five spider families, Leptonetidae, Telemidae, Agelenidae, Pholcidae and Nesticidae, from a wide range of distribution, including Yunnan-Guizhou Plateau, Qinghai-Tibet Plateau, Iranian plateau, and Mediterranean regions. All the above regions, except Guizhou Plateau, belong to the ancient Tethyan areas. Phylogenetic studies will be conducted to understand the modes of speciation of cave spiders. In addition, we will also explore how the vanished Tethys reshaped the evolutionary history and diversity of cave spiders. Our hypothesis is that ancestors of cave spiders occupied the regions of Southwest China since the retreat of Tethys, then adaptively diversified in this region. The climate and heterogeneous topology of Southwest China promoted diversification of animals. Southwest China becomes a diversity hotspot.

洞穴蜘蛛保留着大量的祖征,显示出古老的系统演化痕迹,洞穴蜘蛛的特点及有待发现的新特点将对蜘蛛系统发育与进化研究提供重要和关键的数据。本申请项目拟选择洞穴蜘蛛代表类群(弱蛛科、泰莱蛛科、漏斗蛛科、幽灵蛛科、类球蛛科)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我国云贵高原、青藏高原、以及伊朗高原、地中海地区洞穴蜘蛛的广泛采集,开展基于基因证据的分子系统学研究。除贵州高原外,上述地区在地质历史上都属于古地中海。本申请项目将从进化生物学的视角探索洞穴蜘蛛代表类群在云贵高原、青藏高原、伊朗高原、地中海地区的起源、分衍和进化规律,以揭示古地中海消失过程中洞穴蜘蛛的演化过程和物种多样性分化进程。我们推测:随着古地中海的消失,部分生物进入我国西南地区。由于中国西南气候适宜,生境多样,这些物种进入了快速进化过程。这一过程促成了我国西南地区成为物种多样性的热点地区,进而促成中国成为物种多样性大国。

项目摘要

本项目基本按要求完成任务。项目负责人参加人及其团队为了探讨古地中海消失过程中洞穴蜘蛛的演化过程和物种多样性分化进程,组织了高强度、大规模、大尺度的野外调查和标本采集,涉及欧洲、亚洲、非洲20个国家。在此基础上,基于分子系统学方法,研究了这些物种的起源中心和分化路径。研究结果初步揭示了“走出古地中海”可能是物种分化的一种重要路径,并成为中国物种多样性的起源中心。本项目负责人2013, 2014, 2015, 2016年度在Molecular Phylogenetics and Evolution等刊物发表论文70篇,在科学出版社发表专著2部(分别为第一、第二作者),发表新物种375个,发表新属24个。上述专著和论文中,有24篇论文和专著按照规定进行了标注,包括21篇SCI论文。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农超对接模式中利益分配问题研究

农超对接模式中利益分配问题研究

DOI:10.16517/j.cnki.cn12-1034/f.2015.03.030
发表时间:2015
2

宁南山区植被恢复模式对土壤主要酶活性、微生物多样性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宁南山区植被恢复模式对土壤主要酶活性、微生物多样性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DOI:10.7606/j.issn.1000-7601.2022.03.25
发表时间:2022
3

基于细粒度词表示的命名实体识别研究

基于细粒度词表示的命名实体识别研究

DOI:10.3969/j.issn.1003-0077.2018.11.009
发表时间:2018
4

基于图卷积网络的归纳式微博谣言检测新方法

基于图卷积网络的归纳式微博谣言检测新方法

DOI:10.3785/j.issn.1008-973x.2022.05.013
发表时间:2022
5

地震作用下岩羊村滑坡稳定性与失稳机制研究

地震作用下岩羊村滑坡稳定性与失稳机制研究

DOI:10.16285/j.rsm.2019.1374
发表时间:2020

李枢强的其他基金

批准号:30670239
批准年份:2006
资助金额:38.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30270183
批准年份:2002
资助金额:15.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31530067
批准年份:2015
资助金额:275.00
项目类别:重点项目
批准号:31471960
批准年份:2014
资助金额:88.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30370263
批准年份:2003
资助金额:2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30870271
批准年份:2008
资助金额:38.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39970102
批准年份:1999
资助金额:11.5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青藏高原及周边地区隙蛛亚科蜘蛛多样性与古地中海起源

批准号:31772418
批准年份:2017
负责人:赵喆
学科分类:C0402
资助金额:61.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2

典型东亚昆虫区系成分分布格局及其起源与演化研究

批准号:39870609
批准年份:1998
负责人:魏美才
学科分类:C1609
资助金额:13.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3

宽隙蛛属蜘蛛系统发育及洞穴宽隙蛛物种形成机制研究

批准号:31272272
批准年份:2012
负责人:徐湘
学科分类:C0402
资助金额:79.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4

我国蒙新区蜘蛛分类及区系研究

批准号:31260505
批准年份:2012
负责人:唐贵明
学科分类:C0402
资助金额:49.00
项目类别:地区科学基金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