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药子是一种常用于治疗甲状腺肿、癌症、咳喘等的中药,但研究发现其具有较大的肝肾毒性。应用目前常规的毒理学方法仅可获得其作用于动物后组织的病理改变等,而对其肝肾毒性的作用机制仍不明。本项目拟在建立连续、实时测定生物体液中小分子代谢物变化的NMR方法的基础上,用基于NMR的代谢组学来从整体上研究黄药子对生物体的肝肾毒性作用,观测黄药子提取物及其活性单体化合物作用于生物体后,生物体内小分子代谢物(生物标志物)的变化,从而对其安全性进行评价。分析并阐明黄药子活性成分的肝肾毒性作用机制,为中药安全性评价开辟新的方法和途径,并为中药的现代化研究提供高新技术手段。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论大数据环境对情报学发展的影响
转录组与代谢联合解析红花槭叶片中青素苷变化机制
青藏高原狮泉河-拉果错-永珠-嘉黎蛇绿混杂岩带时空结构与构造演化
结核性胸膜炎分子及生化免疫学诊断研究进展
生物炭用量对东北黑土理化性质和溶解有机质特性的影响
基于核磁共振的矿物药和稀土毒性的代谢组学研究
应用基于核磁共振技术的代谢组学方法探讨民族药"铁棒锤"的毒性机理
基于代谢组学与转录组学探讨PFHxA致肝毒性的作用机理
黄药子配伍当归后活性/毒性成分体内吸收及代谢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