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迁移性阻锈剂的优化设计及其在钢筋混凝土中的作用过程与机理研究

基本信息
批准号:50972045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资助金额:36.00
负责人:韦江雄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华南理工大学
批准年份:2009
结题年份:2012
起止时间:2010-01-01 - 2012-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王新祥,范庆新,李顺,郑洁如,祝雯,邓春林,郑靓,杨墨
关键词:
钢筋混凝土电场迁移阻锈剂分子结构
结项摘要

对于已遭受氯离子侵蚀并诱发钢筋锈胀的混凝土结构,除传统的凿除-修补外,电化学处理和迁移性阻锈剂是经济合理的非破损修复方法。课题组前期工作表明,电场作用会造成钢筋表面富集多余电子,钢筋处于高活性状态,极易产生二次加速腐蚀。而常用的普通型迁移性阻锈剂在混凝土内的渗透受混凝土致密程度等的影响较大,且当氯离子已与钢筋表面结合时,阻锈效果不佳。本课题拟通过电场作用将除盐和阻锈剂的迁移有机结合起来,开发一种能广泛、有效修复钢筋锈蚀的技术与方法。针对电场作用下阳离子向阴极移动、钢筋表面富余电子等特征,通过阻锈剂中功能性基团的设计与优化,研发具有良好电迁移性能、能容纳多余电子的阻锈剂,实现在电化学除盐的同时将阻锈剂有效地定向迁移到钢筋表面,防治钢筋锈蚀。通过对阻锈剂的迁移动力学、阻锈作用和机理,及其对混凝土组成、结构和长期防蚀性能等的研究,实现电化学除盐和迁移性阻锈剂的优势互补,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应用价值。

项目摘要

针对处于氯盐等诱发钢筋锈蚀环境中的混凝土结构,在采用电化学除盐修复后,易发生二次锈蚀的问题。本项目开发一种将电化学除盐和钢筋阻锈剂相结合,在除盐的同时将阻锈剂迁移至钢筋表面,对混凝土中钢筋进行双重保护的阻锈技术。通过对阻锈剂的分子结构设计,开发一种具有良好电迁移性、能容纳多余电子的咪唑啉系季胺盐,试验表明该产物具有良好的阻锈性能;采用SEM、EIS等测试技术揭示其阻锈机理为在钢筋表面吸附形成一层单分子吸附膜,覆盖钢筋表面并主要抑制钢筋腐蚀电化学反应的阴极反应;电迁移型阻锈剂在混凝土中的迁移动力学研究表明,咪唑啉阻锈剂在混凝土中的运移符合Nernst-Planck定律,电场作用下咪唑啉季铵盐阻锈剂15 d向混凝土内部的迁移深度达50 mm;而采用本阻锈技术处理,钢筋表层混凝土孔隙率降低,结构更为致密,水化产物中Ca(OH)2生成量较多,且呈致密的层叠状。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拥堵路网交通流均衡分配模型

拥堵路网交通流均衡分配模型

DOI:10.11918/j.issn.0367-6234.201804030
发表时间:2019
2

氯盐环境下钢筋混凝土梁的黏结试验研究

氯盐环境下钢筋混凝土梁的黏结试验研究

DOI:10.3969/j.issn.1001-8360.2019.08.011
发表时间:2019
3

吉林四平、榆树台地电场与长春台地磁场、分量应变的变化分析

吉林四平、榆树台地电场与长春台地磁场、分量应变的变化分析

DOI:10.14075/J.gg.2016.11.015
发表时间:2016
4

基于Pickering 乳液的分子印迹技术

基于Pickering 乳液的分子印迹技术

DOI:10.1360/N972018-00955
发表时间:2019
5

平行图像:图像生成的一个新型理论框架

平行图像:图像生成的一个新型理论框架

DOI:10.16451/j.cnki.issn1003-6059.201707001
发表时间:2017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海洋工程钢筋混凝土结构迁移型阻锈剂的作用机理研究

批准号:51179182
批准年份:2011
负责人:李伟华
学科分类:E0906
资助金额:59.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2

间歇电流双向电渗中氯离子和阻锈剂传输和作用机理研究

批准号:51708541
批准年份:2017
负责人:麻福斌
学科分类:E0805
资助金额:26.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3

混凝土中阻锈剂的损耗机制及长效性预测

批准号:51308261
批准年份:2013
负责人:陈翠翠
学科分类:E08
资助金额:25.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4

石墨烯负载海洋天然提取物自催化钢筋阻锈剂的作用机理研究

批准号:51309212
批准年份:2013
负责人:田惠文
学科分类:E0906
资助金额:25.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