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三明治结构的石墨烯-聚吡咯-纳米多孔金柔性薄膜设计及其储能应用

基本信息
批准号:5170315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资助金额:23.00
负责人:侯莹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太原理工大学
批准年份:2017
结题年份:2020
起止时间:2018-01-01 - 2020-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章海霞,刘培植,闫晓丽,赵鹏宇,黄增鑫
关键词:
储能材料石墨烯导电聚吡咯充放电循环纳米多孔金
结项摘要

Low-conductivity and small specific surface area restrict applications of polypyrrole (PPy) in minitype energy storage devices. To increase the capacitance and cycle life, the graphene-PPy-nanoporous gold (NPG) flexible film with unique core-shell structure will be prepared. The conductivity and electrochemical properties will be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since the existence of NPG and graphene with large specific surface area. The controlled growth of graphene will be realized by study of growth kinetics of graphene. In order to fi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tructure and properties, the organization structure between graphene, PPy and NPG, as well as the change of atomic structure in charge-discharge process will be studied. Then the energy storage mechanism and capacitance mechanism of graphene-PPy-NPG flexible film will be found out. The project will provide fundamental supports for the designs and applications of conducting polymer and motivate the fast development of conducting polymer in the systems of electrochemical energy storage.

电导率低和比表面积小的缺陷限制了导电聚吡咯在小型储能设备中的应用。为了提高导电聚吡咯的电容性能及循环寿命,本项目提出构建具有三层核壳结构的石墨烯-聚吡咯-纳米多孔金柔性薄膜材料。通过具有大比表面积的石墨烯和多孔金的引入,提高聚吡咯的电导率,使其电化学性能提高。对石墨烯的生长动力学过程进行研究,实现石墨烯的可控生长;通过分析石墨烯-聚吡咯、聚吡咯-纳米多孔金之间的界面结合方式,以及材料界面原子结构在充放电过程中的变化,得到结构与性能之间的关系规律,进一步探索聚吡咯/石墨烯/纳米多孔金薄膜复合材料的储能机理与电容特性。通过本项目的研究可以为聚合物电极材料的设计和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最终推动导电聚合物在能源领域的快速发展。

项目摘要

为了提高导电聚吡咯的电容性能及循环寿命,本项目提出构建具有三层核壳结构的石墨烯-聚吡咯-纳米多孔金属柔性薄膜材料。通过具有大比表面积的石墨烯和多孔金属的引入,提高聚吡咯的电导率,使其电化学性能提高。对石墨烯的生长动力学过程进行研究,实现石墨烯的可控生长;通过分析石墨烯-聚吡咯、聚吡咯-纳米多孔金属之间的界面结合方式,以及材料界面原子结构在充放电过程中的变化,得到结构与性能之间的关系规律,进一步探索聚吡咯/石墨烯/纳米多孔金属薄膜复合材料的储能机理与电容特性。主要研究内容如下:. (1)利用电化学聚合的方法将还原的rGO和PPy电化学沉积到NPG上,制备了氧化石墨烯-聚吡咯/纳米多孔金(rGO-PPy/NPG)复合电极材料。通过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分析其微观形貌,可以看到复合活性物质沿着NPG骨架沉积,形成了三维互联的多孔网络结构。对rGO-PPy/NPG复合电极材料进行电化学性能研究,结果表明,当电流密度为0.25 mA/cm2时,rGO-PPy/NPG复合电极材料的面积比电容可以达到215 mF/cm2,能量密度为238.8 mWh/cm3,功率密度2.2 W/cm3;rGO-PPy/NPG复合电极材料在扫描速率为100 mV/s时,经过2000次循环测试后,仍然可以保持最大电容的91%。. (2)采用水热法制备碳量子点(CQDs),并以NPG为基底电化学沉积CQDs和PPy的混合溶液,制备了不同沉积时间的碳量子点-聚吡咯/纳米多孔金(CQDs-PPy/NPG)复合电极材料。对其性能进行测试,结果表明,沉积时间为10 min时,复合电极材料的性能最佳。对材料进行微观形貌表征,可以看到材料为双层纳米多孔结构。对材料进行电化学性能的测试,结果表明,当电流密度为1 A/g时,CQDs-PPy/NPG复合电极材料的质量比电容最高可达755 F/g,能量密度为108.8 Wh/kg,功率密度为10 kW/kg;在扫速为100 mV/s的条件下,CQDs-PPy/NPG复合电极材料经过经过5000次循环后,仍然可以保持最大电容的90.5%。. 通过本项目的研究可以为聚合物电极材料的设计和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最终推动导电聚合物在能源领域的快速发展。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基于一维TiO2纳米管阵列薄膜的β伏特效应研究

基于一维TiO2纳米管阵列薄膜的β伏特效应研究

DOI:10.7498/aps.67.20171903
发表时间:2018
2

一种光、电驱动的生物炭/硬脂酸复合相变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

一种光、电驱动的生物炭/硬脂酸复合相变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

DOI:10.16085/j.issn.1000-6613.2022-0221
发表时间:2022
3

基于二维材料的自旋-轨道矩研究进展

基于二维材料的自旋-轨道矩研究进展

DOI:10.7498/aps.70.20210004
发表时间:2021
4

高压工况对天然气滤芯性能影响的实验研究

高压工况对天然气滤芯性能影响的实验研究

DOI:10.11949/0438-1157.20201260
发表时间:2021
5

基于图卷积网络的归纳式微博谣言检测新方法

基于图卷积网络的归纳式微博谣言检测新方法

DOI:10.3785/j.issn.1008-973x.2022.05.013
发表时间:2022

侯莹的其他基金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具有高效协同储能功能的多孔石墨烯复合材料设计制备

批准号:21571010
批准年份:2015
负责人:高秋明
学科分类:B0104
资助金额:65.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2

柔性石墨烯/碳纳米管三维多孔复合结构的构筑及其电化学储能机理研究

批准号:51502063
批准年份:2015
负责人:陈明华
学科分类:E0205
资助金额:21.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3

纳米结构聚吡咯的脉冲合成、结构调控和储能性能研究

批准号:21274115
批准年份:2012
负责人:王杰
学科分类:B0906
资助金额:82.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4

石墨烯三维多孔杂化结构的原位合成及其储能特性

批准号:51472177
批准年份:2014
负责人:赵乃勤
学科分类:E0203
资助金额:82.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