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生颗石藻生物矿化过程及机理研究

基本信息
批准号:41102213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资助金额:26.00
负责人:孙仕勇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西南科技大学
批准年份:2011
结题年份:2014
起止时间:2012-01-01 - 2014-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刘超洋,刘璟,高磊,唐朝军
关键词:
颗石今生颗石藻生物矿化机理生物矿化作用
结项摘要

今生颗石藻是指广泛分布在现今海洋水体中的一类重要活体钙化藻。从生物学与矿物学交叉角度理解其微观生物矿化作用过程,是准确阐明颗石藻生物矿化作用机理和环境响应机制的关键。本课题选取今生颗石藻典型模式物种作为生物矿化作用的研究对象,应用同步辐射X射线三维成像技术等前沿成像技术结合矿物学X射线衍射和固体核磁共振技术等结构表征方法,对颗石在生物矿化过程的三维排列方式、结构特征,颗石层形成与解离过程,颗石层与颗石藻细胞的矿物无机与生物有机界面相互作用等生物矿化作用过程的问题进行研究。本课题的开展,可为阐明生物矿化机理获取新的科学证据,探讨单细胞亚微观层次的生物矿化机理,提出新模型。对今生颗石藻生物矿化过程及机理的研究,能够促进对生物矿化作用等科学问题的认识水平,为推测颗石藻应对海洋酸化、气候变迁等未来环境变化的微观响应、反馈机制和反演地质历史时期的地球化学过程提供科学指导。

项目摘要

颗石藻是一类广泛分布的活体钙化微藻,在其细胞外层形成方解石结构的有机-碳酸钙质颗石层,在海洋碳循环中起着重要作用。本项目以颗石的矿物标型特征,从单细胞亚微观层次,揭示了颗石藻矿化作用的亚微观机制。本项目针对锶钙类质同象替代的问题,以颗石藻中分布最广泛的赫氏艾密里藻(Emiliania huxleyi)为模式生物,采用半连续培养的方法,探讨了颗石藻锶钙生物类质同象替代的环境响应特征。利用同步辐射化学成分及精细结构的空间分布、显微形态、主微量元素成分、结构、谱学等矿物学方法和生理生化表征技术,通过锶对颗石藻生物矿化过程的影响、锶钙生物类质同象矿物体的研究,获取了颗石藻矿化作用和锶钙类质同象替代的精细矿物标型特征,揭示了现代颗石藻对锶生物固定并形成稳定矿物体的生物矿化作用机制。本项目为促进对地球碳循环和生命演化等科学问题的认识,为反演地质历史时期的生物地球化学过程提供了一定参考依据。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一种光、电驱动的生物炭/硬脂酸复合相变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

一种光、电驱动的生物炭/硬脂酸复合相变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

DOI:10.16085/j.issn.1000-6613.2022-0221
发表时间:2022
2

宁南山区植被恢复模式对土壤主要酶活性、微生物多样性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宁南山区植被恢复模式对土壤主要酶活性、微生物多样性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DOI:10.7606/j.issn.1000-7601.2022.03.25
发表时间:2022
3

疏勒河源高寒草甸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变化特征

疏勒河源高寒草甸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变化特征

DOI:10.5846/stxb201912262800
发表时间:2020
4

面向云工作流安全的任务调度方法

面向云工作流安全的任务调度方法

DOI:10.7544/issn1000-1239.2018.20170425
发表时间:2018
5

钢筋混凝土带翼缘剪力墙破坏机理研究

钢筋混凝土带翼缘剪力墙破坏机理研究

DOI:10.15986/j.1006-7930.2017.06.014
发表时间:2017

孙仕勇的其他基金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南海今生颗石藻生物泵-碳酸盐反向泵耦合机制研究

批准号:40776093
批准年份:2007
负责人:孙军
学科分类:D0604
资助金额:43.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2

南海现代颗石藻及其环境响应

批准号:40876023
批准年份:2008
负责人:刘传联
学科分类:D0603
资助金额:53.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3

东、黄海现代颗石藻及其环境响应

批准号:41376047
批准年份:2013
负责人:刘传联
学科分类:D0603
资助金额:9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4

多场耦合调控颗石藻矿化作用的微观机制及其环境指示意义

批准号:41472310
批准年份:2014
负责人:孙仕勇
学科分类:D0217
资助金额:98.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