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项研究采用野外样地的实地调查,实测和采样与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吉兰秦地区天然梭梭林和--植物肉苁蓉从生态生理、生物化学和形态解剖等三个方面进行系统的研究。结果表明:梭梭的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主要受光照强度的影响;高生长与土壤因子的关联序为:全磷>PH值>容重>全氮>有机质>全钾>全盐> 含水量;梭梭幼苗具有较强的抗盐和抗旱能力(盐浓度大于3%;渗透胁迫大于-1.5MPa);其同化组织具有发育完善的泌盐结构。肉苁蓉具有直立、横生和酸生胚珠的多胚珠构造。确定了梭梭群落退化、死亡和主要原因是植物体内严重生理干旱,梭梭植物体组织中泌盐结构功能发生退化消失和连年降水减少,是造成植物体内严重生理干旱的主要因素。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DeoR家族转录因子PsrB调控黏质沙雷氏菌合成灵菌红素
近 40 年米兰绿洲农用地变化及其生态承载力研究
生物炭用量对东北黑土理化性质和溶解有机质特性的影响
山核桃赤霉素氧化酶基因CcGA3ox 的克隆和功能分析
政策驱动下石羊河流域生态效应变化分析
肉苁蓉-梭梭寄生系统中转移mRNA的鉴定及其功能探究
梭梭根际分泌物与肉苁蓉专性寄生识别机制的研究
肉苁蓉种子休眠、萌发和寄生过程与环境的关系
梭梭人工林配置结构对防风固沙效果的影响及机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