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项目在调查研究第二松花江受汞污染江段水体汞污染现状的基础上,检验原有水体净化模型的符合性。利用20多年间4次系列监测资料,以数值拟合的方法探讨汞污染河流水体自净的规律;通过深入研究沉积汞运移机制修正或建立新的沉积汞迁移转化和水体净化模型。以模型预测和类比研究的方法,分析下游哈达山水库建成后,库区沉积汞累积和鱼体甲基汞含量水平和发展趋势。探讨下游建坝对污染江段汞自净过程的影响及其生态风险。应用国际甲基汞毒理学研究的最新成果,重新认识第二松花江沿岸人群甲基汞中毒的情势并进行风险分析。本项目将丰富水体汞污染净化机制和甲基汞环境风险的知识,深化对河流-水库系统中汞的迁移转化规律及生态效应的理解,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同时,本项目也具有很强的应用价值。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自然灾难地居民风险知觉与旅游支持度的关系研究——以汶川大地震重灾区北川和都江堰为例
近 40 年米兰绿洲农用地变化及其生态承载力研究
敏感性水利工程社会稳定风险演化SD模型
生物炭用量对东北黑土理化性质和溶解有机质特性的影响
秦巴山区地质灾害发育规律研究——以镇巴县幅为例
硒影响污染水稻土中汞形态转化的机制研究
城镇化发展对臭氧污染的影响及下游效应研究
生物炭输入对贵州典型汞污染水稻田中汞的转化影响研究
我国环境汞污染的来源、化学特征及转化机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