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江西省湿地松、马尾松、杉木和桉树人工林为研究对象,基于野外调查数据、遥感数据、树木年轮信息和森林小班信息等,应用树木年轮方法、地面调查方法、模型方法、遥感方法和GIS方法,在样地、样带和江西省三个不同空间尺度上(图2),进行湿地松、马尾松、杉木和桉树人工林生产力时空变化分析;结合2008年3-4月的典型样带林木冰雪冻害损失的野外调查资料和遥感数据,对典型样带内2008年春季冰雪冻害林木损失进行详细分析,对江西省范围内受灾状况进行综合评估;分析冰雪冻害发生前的湿地松、马尾松、杉木和桉树人工林正常生长过程;分析冰雪冻害发生后不同受灾状况下湿地松、马尾松、杉木和桉树人工林与未受灾背景区的生长力过程特征的差异;综合研究冰雪冻害对江西省人工林生产力的影响,以及灾后人工林恢复过程。为我国人工林生产力的动态模拟和计算提供技术方法体系,为我国人工林管理和应对气候灾害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以江西省湿地松、马尾松、杉木和桉树等人工林为研究对象,基于野外调查数据、遥感数据、树木年轮信息和森林小班信息等,应用树木年轮方法、地面调查方法、模型方法、遥感方法和GIS 方法,在样地、样带和江西省三个不同空间尺度上,进行江西省人工林生产力时空变化分析,揭示了森林碳蓄积过程及碳源/汇时空变化规律。基于研究成果完成了“多尺度森林碳蓄积估算系统”,并申请软件著作权。项目基于野外调查资料和遥感数据,对典型样带内2008 年春季冰雪冻害林木损毁程度进行了定量评估和分析,从林木受损类型、林木受损的树种/林分差异、林木受损的林分起源差异等揭示了林木因冰雪冻害导致物理折损的规律及原因。考察特大冰雪冻害对森林损毁的NDVI响应,发现林地NDVI均值与折损程度呈显著的线性相关关系。以上研究成果为我国人工林生产力的动态模拟和计算提供了技术方法体系,为我国人工林管理和应对气候灾害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卫生系统韧性研究概况及其展望
湖北某地新生儿神经管畸形的病例对照研究
基于抚育间伐效应的红松人工林枝条密度模型
学术型创业企业发展路径探讨
果蔬汁饮料中花色苷与维生素C 相互作用研究进展
桉树人工林生产力对旱季水分输入变化的响应机理研究
江西省双季稻产量和耗水量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及其应对措施研究
第三极典型冰雪补给流域径流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研究
基于城乡梯度研究群落生产力对全球变化响应--方法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