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利用介导的河流氮输出机制研究

基本信息
批准号:41773068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资助金额:69.00
负责人:谷保静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浙江大学
批准年份:2017
结题年份:2021
起止时间:2018-01-01 - 2021-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楼晨露,陈蒙,耿慧,张秀明,应泽春,程晨,王亚,陈彬卉,程奇
关键词:
氮流氮污染土壤氮氮素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人类活动
结项摘要

Human activities have more than tripled the global nitrogen input to terrestrial ecosystems, leading to the losses of a large amount reactive nitrogen (Nr) to water bodies, which poses threats to the environment and human health. The transfer processes of Nr from sources to export to water are complex, which involve many land use types. It is essential to systematically study the contributions of different land use on the source/sink of Nr export to rivers, and thus the implementation of integrated regulations for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regional socio-economy and the environment is important. Taking the eight watersheds in Zhejiang as a case study, this proposal uses nitrogen balance model of Coupled Human And Natural Systems (CHANS) as key, through statistics dataset, field surveys and sampling, field experiments, in-situ observations and meta-analysis of the literature and others, to clear: (1) how different land use types affect the sources/sinks of riverine nitrogen export and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2) the mitigation strategies of riverine nitrogen export under different human activities and land use types. Furthermore, model simulation will be used to conduct scenario analysis and socioeconomic feasibility analysis of different regulations, to answer how human activities, land use and natural factors interact and affect the riverine nitrogen export. Results of this project will develop theories for regional water pollution, meanwhile, provide supports for decision-makers on more effective and sustainable strategies for regional development.

人类活动使全球陆地生态系统氮素输入增加了3倍多,引起大量的活性氮流失到水体中,对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造成威胁。活性氮从输入到最终输出到河流需要经过多个环节,涉及到多种土地利用类型。研究主要土地利用方式对河流氮输出的源汇贡献,进而实施调控,对区域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本项目以浙江省八大流域为研究对象,以人类-自然耦合系统(CHANS)模型为基础,通过各级统计资料、野外调查取样、田间实验、原位监测和文献荟萃分析等手段,拟(1)明确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对河流氮输出的源汇贡献及其影响因素;(2)揭示基于土地利用以及人类活动强度调控的河流氮输出消减原理。通过情景分析与社会经济可行性分析,本项目拟回答土地利用、自然条件、人类活动强度及其交互作用是如何影响河流氮输出的。本项目的研究结果可为人类活动干扰下的区域水污染提供理论支撑,同时为决策者制定更有效的区域可持续发展策略提供支持。

项目摘要

河流在生态系统及人类生活中扮演着关键的角色,是水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区域的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影响巨大。相比工业化前,为了满足日益增长的食物、能源等产品的需求,人类活动使得全球陆地生态系统的氮输入增加了三倍以上,而增加的活性氮很大占比都流失至河流,导致大部分河流的氮浓度超过其自净能力,造成严重的水体污染如水体富营养化,危害人体健康。.本项目通过对活性氮循环及其污染源解析和调控的研究,系统分析了区域的活性氮来源、流通、去向、有效管理和环境经济学等方面的内容。基于人类—自然耦合系统(CHANS)氮循环模型,结合野外监测和卫星遥感数据,耦合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在活性氮环境污染源解析、社会经济驱动、活性氮环境污染的管理调控等领域取得了相应进展。研究尺度上,为提高源解析精度,降低计算偏差,我们构建了匹配流域尺度的CHANS氮平衡体系。时间尺度上,我们对浙江省及其八大流域2000-2015年、太湖流域1995-2015年、澳大利亚1961-2017年的河流氮输入进行了源解析。结合情景分析,我们探索了区域氮循环调控理论和成本收益分析方法,明确区域氮循环优化的调控路径,建立服务粮食安全与环境保护的氮素合理利用可持续方式。.截至目前该项目共发表论文25篇,其中包括1篇Science,1篇PNAS,4篇Nature子刊(Nature Commun和Nature Sustain各1篇,Nature Food共2篇)。本项目的研究成果为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和政策制定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和应用支撑。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路基土水分传感器室内标定方法与影响因素分析

路基土水分传感器室内标定方法与影响因素分析

DOI:10.14188/j.1671-8844.2019-03-007
发表时间:2019
2

一种光、电驱动的生物炭/硬脂酸复合相变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

一种光、电驱动的生物炭/硬脂酸复合相变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

DOI:10.16085/j.issn.1000-6613.2022-0221
发表时间:2022
3

宁南山区植被恢复模式对土壤主要酶活性、微生物多样性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宁南山区植被恢复模式对土壤主要酶活性、微生物多样性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DOI:10.7606/j.issn.1000-7601.2022.03.25
发表时间:2022
4

针灸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研究进展

针灸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研究进展

DOI:
发表时间:2022
5

疏勒河源高寒草甸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变化特征

疏勒河源高寒草甸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变化特征

DOI:10.5846/stxb201912262800
发表时间:2020

谷保静的其他基金

批准号:41201502
批准年份:2012
资助金额:25.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亚热带中尺度近海流域河流氮输出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批准号:41471154
批准年份:2014
负责人:黄金良
学科分类:D0714
资助金额:9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2

莱州湾沿岸河流沉积物的氮输出过程及功能微生物的变迁

批准号:41106100
批准年份:2011
负责人:李佳霖
学科分类:D0605
资助金额:26.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3

中高纬冻融区河流N2O响应陆面非点源氮污染输出的模拟研究

批准号:41907312
批准年份:2019
负责人:高翔
学科分类:D0711
资助金额:25.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4

气候变化与土地利用对东江流域河流碳氮营养物浓度的影响

批准号:41671192
批准年份:2016
负责人:唐国平
学科分类:D0714
资助金额:7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